第139章 瘫痪的姑娘也能走向成功(1/1)
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其实没有不可改变的人生。
――居里夫人
张海迪1955年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小的时候,她很聪明、活泼。可五岁那年,她突然得了一种奇怪的病,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了。为了治好病,她不知道做了多少次手术。但最终也没治好她的病。医生们都认为,像张海迪这么小的高位截瘫患者,一般很难活到成年。
面对死神的威胁,小海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很难长久,可是她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勇敢地向命运挑战。为了不虚度光阴,她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刻苦自学上。
在日记中,她把自己比作天空中的一颗流星。她这样写道:“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我像一颗流星,我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1970年,张海迪跟随父母到乡下插队落户。她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便萌生了学习医术的想法。她用平时省下来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努力研读。为了能够识别内脏,她拿一些小动物来做解剖,为了了解人的针灸穴位,她就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她用红笔、蓝笔在身上画满了各种各样的点,在自己的身上练习扎针。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的毅力,克服了无数次的困难,终于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了。
十几年里,张海迪医好了一万多名群众。搬到县城后,由于身体残疾,她没工作可做。但她并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闲人。她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自己也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笔去描绘美好的生活。
经过多年的勤奋写作,张海迪已经成为山东省文联的专业创作人员,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一经出版,就立刻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张海迪有着坚定的人生信念,只要自己认准了的目标,无论前面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要努力地跨越过去。
一次,一位老同志拿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助翻译一下文字说明,可张海迪并不懂英文,看着这位老同志满脸失望的离去,她心里很是不安。从那天开始,她决心学习英文。在学习英文期间,她的墙上、桌上、灯罩上、镜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写有英语单词,她还给自己定下了任务,每天晚上必须记住10个单词,否则就不睡觉。家里无论来了什么样的客人,只要会一点英语的,都成了她学习英语的老师。
几年以后,她不仅可以熟练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而且还翻译了英国长篇边诊所》。当她将这部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时,那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不由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生命就是一次艰难跋涉的过程,没有坚强的毅力和自强的品质,就会寸步难行。生命究竟有多难,自己亲身去尝试一下,在坚强的意志面前,一切都不值一提,勇敢地接受风雨的洗礼吧,做一个挑战命运的人!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