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暗涌(五十三)(3/4)
外有强敌。当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王世充感到他十分的无力!他刚刚接到了好消息,可是转瞬之间,局势居然就变成了这样。而就是昨日,他刚刚下达了让出偃师的命令!如今情况骤变,偃师该怎么办?要?还是不要?王世充的脑海中浮现出这几个字,两个决定让他左右为难!
他不明白,为什么,他的手下,居然有那么多的叛徒!这些将领,有投降隋杨的,有投降李唐的!他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不肯老老实实的效忠他王世充?昨日降一两个,今日降一两个,后日呢?他不敢去想了!
脚步变得沉重,王世充变得很是烦躁,这个时候,他似乎有些后悔了!
他之所以后悔,不是用人不当,而是后悔当初脑海一发热,就贸然称帝!没错,那个时候,他王世充的势力极盛,已经占据了中原大部,李唐也在他的攻击之下节节败退,一些反王,诸如杨士林、朱粲都纷纷尊他为主。那个时候的他,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呵!
可是,那个时候他的势力虽然极盛,可是也不是无敌于天下啊,更何况,河北还有杨浩的势力存在,那个人几乎掌握了整个河北,拥兵也有数万,乃是他的一大劲敌!当初,他还选择了最好的策略,挟天子以令诸侯,牢牢的控制住了皇泰帝,准备以皇泰帝的名义,将赵王杨浩招入朝中。
如果他入朝,那么就进入了王世充的地盘,就算外有强敌,可是只要她王世充还拥立皇泰帝,杨浩就只能乖乖的听令,否则的形同叛逆!如果他不入朝,那么他就可以以不尊皇命,出兵讨之!
不管杨浩采取怎样的对策,他都能找到借口,一举消灭这个最大的敌人!可是,所有的一切都变得不可能了!
那个时候,恰好突厥人入侵,杨浩亲帅大军抵御,以这个借口,他拒绝入朝。本来王世充就可以趁这个机会,联合徐元朗、王薄等人一举攻入河北,那可是最好的机会!就算是后来杨浩攻取幽州,也是他入主河北的良机。
虽然他王世充也想称帝,可是在他看来,还不是时机啊!他认为,将杨浩斩杀,覆没了隋杨最后的一个根据地之后,才是他王世充称帝的时候!他只要还拥立皇泰帝,就可以掌握对杨浩的主动权,随时可以以各种名义诏命他。
或入朝,或出兵河东、辽东等地,总之采取各种办法极力的削弱杨浩的势力,那才是最好的办法!
可是那些该死的大臣,一个劲的,急着劝他称帝,称帝!仿佛没有见过皇帝一般!
他的心腹,韦节、杨续、孔颖达、云定兴、段达等诸位大臣,甚至是大儿子王玄应,二儿子王玄恕也在劝他称帝!还说什么,如今中原是为郑王所有,正是四海归心,郑王如不称帝,恐怕寒了将士的心!更何况,李渊老儿,无能之辈,居然都在关中称帝,为霸一方,郑王辅佐幼主,最终击败瓦岗反贼,功震寰宇,正是天命所归啊!
天命所归?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的背叛朕?王世充的心中无声的呐喊着,他明白,那些大臣当初劝他称帝,只不过是为了博取更高的官爵,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在那个时候,这些人才会三天两头的往他的郑王府邸狂奔,在他耳边叫嚷。
于是他称帝了,可是也丧失了对河北的优势!
而在大郑危机的时候,那些当初力劝他称帝的大臣却一个个的呆立在一旁,仿佛没有听见军情一般。不仅群臣如此,就是他的几个侄儿,那些在他当上皇帝之后,封王拜爵的王氏宗室居然也沉默。是的,沉默!整个议事大殿一片沉默,死一般的沉默!这怎能不让王世充愤怒!可是愤怒无益,他王世充命是自己的,还是要想办法啊!
看来,偃师的郑军还是不能撤退。掌握了偃师,就等于关上了洛阳的东大门,牢牢的将隋军挡在偃师外,为此,王世充决定派兵支援偃师。同时,令田瓒率领淮安、颍川郡兵马,出击,准备将刘兰成、孟海公部阻挡在梁郡,令其不能在有所作为。
当然,仅凭这些,恐怕还是无法阻抗隋军的进攻,为了扭转这种局势,他决定派人通知隋军叛将,将整个计划提前,这样才能击败在巩县一带的隋军主力。在王世充看来,梁郡刘兰成等部的攻势虽然猛烈,可是并非主力,只是起着辅助的作用。所以他让田瓒领兵出击,一来是防止隋军在南方扩大战果,同时也是增强郑军的信心,以免那些墙头草再度倒向隋军。
不过,处于对那个叛将还有一些不放心的缘故,王世充做出了另一个决定,那就是搬取救兵。
如今虽然各地反王仍有不少,可是随着天下局势的明朗,只剩下一些较大的势力,早些时候,王世充曾经派人前去联络南方的各大势力,可是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而这一次,他决定将目光转向北方,既然不能在南方击败隋军,那么就让隋杨的后院起火吧!
王世充首先想到了梁师都,那人依靠突厥人,占据了朔方等郡,可以利用突厥的地势,进攻河东,河东虽然纳入了隋杨的手中,可是毕竟是才落入隋军的手中,或许人心未附。就算人心已附,河东一旦有战事,或许杨浩会撤兵呢?
当然,王世充最大的依仗,还是李唐!同为旧隋的大臣,他们都是依靠“匡扶社稷”起家,从而成为雄霸一方的势力,而且,李唐刚刚被隋杨夺取了河东,使得关中被直接威胁。当初李世民还在河东与定杨军鏖战的时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