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苹宇食品(2/3)
作的体系变得泾渭分明——苹宇旅游管旅游、餐饮、住宿、娱乐,苹宇贸易管非自产食品、农产品的采购与销售,苹宇技术管技术类事务,苹宇食品管工厂和绿食品,澄宇农业管有机食品,紫苑生物负责生物类高精尖技术的研发。权限上,子公司的人事权和财权均被收归苹宇投资,最高结算界限也从齐悦投资转为苹宇投资。调整完成后,苹宇投资将独立运营,苹宇集团被提到和齐悦集团相同的地位,运行核心从澄宇农技转变为苹宇投资,科工贸变成了贸工科。
不能为了研发而研发,技术虽重要,但如果无法将技术变成钱,就失去了研发的意义。大学和政府研究所可以随意,企业不行,任何偏离营利原则的研发都是无效研发。卖技术赚钱在中国农业与食品领域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想将苹宇集团做大,就必须让苹宇技术成为后盾,而不是让其冲锋陷阵。术业有专攻,论赚钱,还是苹宇贸易和苹宇旅游的人更拿手,他们知道怎样才能把客户的口袋掏空。
现在的问题是,苹宇食品跟澄宇农业并非一个派系的。齐悦集团,更准确地说是齐悦系,在农业与食品领域有三个大山头——
一是齐悦食品,这家公司与华灿食品同源,都传承自立宇食品,不少老人都是立宇食品时期加入的。虽然立宇食品的控股股东从一开始就是简越,但实际控制权早期一直在阳辉系手上,直到齐悦食品成立简越才扳回一局,获得了足够的发言权。换句话说,齐悦食品留下来的老人实际上是半嫡系,多多少少带有阳辉系的忧。在外人看来他们跟澄宇农技没有根本的不同,都是同一个老板创办的企业,但内部分得很清楚。
二是志桐食品与志桐农业——由海韵职院教师和毕业生创办的小企业群。澄宇农技稳定后,陆续加入的高管几乎都是传统派,更倾向于招收农林类高校的毕业生,看不上职院生。理念分歧和利益纠葛直接影响了海韵职院,师生被迫抱团取,优秀毕业生几乎都留在志桐集团。海韵职院重组后,因为简越没有对澄宇农技动大手术,志桐食品与澄宇农业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融合。
三是澄宇农技。这家公司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呢?说起来真搞笑——创始人!内部的摇摆派认为,完整意义上的澄宇农业是94年1月董回峰和吕继刚加入后才诞生的,所以他们将窦叙、沈柏志、邢路平、邢洪海、殷贵忠、董回峰、吕继刚等七人列为共同创始人。沈柏志喜欢善始善终的职业习惯更增加了这种观点的分量——93年6月初离职后,沈柏志并没有立刻与澄宇农技脱离关系,一直工作到邢洪海上任,而且后者是他找来的。在澄宇农技最艰难的岁月里,他因为与邢洪海的私人关系,一直在帮邢洪海出主意,所以才有97年再次加入的故事。
殷贵忠是澄宇农技早期的技术副总,因为工作时间长,关系广泛,积蓄不少。他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当股东看待,出钱出力。虽然只是内部借款,但后加入的人分不清,也不想分清,都认为只是手续没走完。
董回峰与顾世丰的情况类似,是带着下属加入的。他88年创业做食品贸易,折腾了很长时间,没玩出大名堂,于是决定找一个实力派投靠。他没有顾世丰那么多花花肠子,认准了简越,就不想再挪窝,将业务网络全部带到了澄宇农技。
吕继刚是争议最大但获得支持最多的“创始人”,除能力和性格外,主要是家境。文青东胡镇吕家是一个富裕的家族,吕继刚的父亲吕振波曾官至副处,后下海经商,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叔叔吕振涛曾任金葫酒业副总,后自行创业,先是开了一家小酒厂,后成为一家建筑公司的大股东,再后来倒腾物资、做货代等等,赚得盆满钵满,80年代末资产便过了千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吕继刚大学毕业后选择做酒水生意,是受叔叔的影响。侄儿比叔叔更有天赋,如鱼得水,于是一直做到现在。
94年9月到96年12月是简越最脆弱的时期,资金极度紧张,无暇顾及澄宇农技。吕家想结个善缘,自吕继刚入职起,一直往澄宇农技投钱,仅95年便投了2000多万。他们的帮助得到了充足的回报,五年家族资产增长了四倍有余。相比之下,一直跟简越对着干的卢家进步迟缓,总资产只有吕家的零头。
简而言之,摇摆派认为简越只是个摘桃子的。受发展策略影响,这个派系是澄宇农技内部最大的群体,约占员工总数的40。不知道是无意还是有意,这些人都回避了一个基本事实——澄宇农技中前期的发展资金,主要是贷款,而贷款是以简越在立宇集团的股权作为担保的。如果没有担保,银行根本不会贷如此大笔的款项给一家前途不明的农业类研发企业。
简越不关心这些上不了档次的阴谋诡计,但无法对一手创办的独资企业大权旁落视而不见,更不会容忍。从9月中旬开始,他便逐步将志桐集团与食品相关的企业收归苹宇食品麾下,几乎没有遇到多少阻力。除孟志涛的配合外,主要跟血统有关——齐悦食品与志桐食品本质上是堂兄弟,终极技术支持都是伊珀赫勒。
相比之下,澄宇农技有根本的不同,了不起能算齐悦食品的表兄弟,技术来源以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执行国标,产品出口很少。抵触收权的群体背后,隐隐有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的影子,他们不希望看到苹宇集团和伊珀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