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制成构件(1/1)
刘经理提出要把房框架由分体式改为整体式框架结构,起初他是从施工的过程中发现的。复制本地址浏览#中.当地面的磁极埋好之后,建筑工人再将房下面的磁极与空中的磁极对准,然后把四根主樑连接在一起,中间还要铺设辅助的框架材料。而这一起都需要在施工现场搭脚手架来完成。刘经理分析后认为,这样施工费工费力,很不合理,如果在工厂把这些都作成一体,直接运到工地一下子就完成了。当然原来是因为担心安装磁极的定位问题,通过实践刘经理发现磁极的校正,从水平方向对正远不如从空中上方向下降落的过程中,根据磁极的互相吸引力校正定位来的更快更准确。这个大胆的工艺设计,又在抵抗台风的破坏力中,可以发挥出作用。整体结构使得房抗风能力大大增强。所以刘经理的方案一提出,不仅丁峰赞同,远在外地的章教授和其他专家审查后,也很赞成。
但是这个方案,给构件的制造提出了要求,一次生产出厂,加工的床面要大大增加,同时从工厂运到施工现场的车辆设备要改进,安装需要起重设备才能完成。
刘经理和蔡炳忠到了小谭他们那里以后,为了赶工期基本都是日夜和工人一起在车间工作。````中``谭老板自己亲自拿上钱赶到上海购买回来设备,又连夜组织车辆运回来。那些日子小谭也忙得不回家了,他的母亲可心痛儿子,催他父亲一起去工厂看望。谭正与小谭的父亲从族谱的关系,他还比谭正小一辈,加上谭正事业成功在宗族亲戚里面有威望,所以小谭的父亲也不好再阻拦儿子。这样在小谭父母的安排下,专门从船厂调来起吊设备,帮助他们加工,并且说好作好之后,答应给运输到施工现场。
丁峰跟在县里的同志一起,首先把过去的框架拆除了,又把原址上的磁极重新安装好,电梯的深埋工作也已经完成,现在就等唐经理他们发运来复合板材料。这些都准备好之后,丁峰赶到小谭那里,上次丁峰来因为小谭父亲反对没有见过面,这次他来以后小谭的父亲专门把丁峰他们和谭正请了一次。
大家在一起早把过去的前嫌忘到脑后,小谭的父亲还一再跟丁峰说:“如果你们房试验成功,今后要大面积推广,我那儿起吊的车辆设备很多,可以和你们合作,这样你们也不用再投资这些东西了。”
丁峰自然感谢,最后第一个整体框架完成了,小谭的父亲就出车辆把构件给运回了县上。刘经理的设计是把地面框架和房框架分开了加工的,他和丁峰随车押运走后,蔡炳忠留在那里,等四个房框架也完成之后,他和小谭一起再运回来。
可是等运输的车辆到达县城的工业区以后,从那里再将框架运到料场的试验地时才发现,车辆的轮距比路面要宽,同时这儿是土路承载力恐怕也不行。这样看来要想施工就必须修路了。丁峰找人把修路的费用估算了一下,这样又得花一钱。本来上次试验失败,县上有些人人就散布风言风语,说这种房在没有台风的地方还可以,想要在台风的地方建造,恐怕是试试而已。按说这算当地的基本建设,可是因为不少人反对,谁也不担这个责任。
丁峰只得和家里的同志商量,不行干脆咱们就自己投资修路吧。
虽知这个事情让远在香港的谭老板知道了,他对丁峰打来电话,说修路的钱算他的投资,他不久就从香港赶了过来,实地考察以后就决定修路。县上的领导知道后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就说材料钱由谭老板出,当地修路的人工其他费用就由公路局承担。这样一条马路很快修好了。
等运输的车辆开过来,第二天起吊安装框架时现场来了许多人,大家眼睁睁的看着在刘经理的指挥下,起重吊车将框架先升到高空中,然后吊车移动到磁极的位置,慢慢放下框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磁力的作用,位置自然校正,当磁场的异极间的推力与框架的重力平衡时,很稳定立在空中一动也不动了。这时现场响起了鼓掌声。不久房的框架也运到,在地板的框架上再安装业比过去省力不少。
丁峰几个人对刘经理的改革方案很满意,刘经理告诉大家说,如果这次成功以后框架就可以工厂化生产,那么建筑施工的时间就可以省去一半。
安装了房的骨架和电梯的位置以后,刘经理、蔡炳忠他们几位施工人员安装复合板等辅属东西又忙了半个月。这样一座新的“悬浮房”四套房子组成的单元房就立在了空中。这时建筑赶在了下次台风来临前,大家一方面休息,一方面静静地等候台风的检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