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四面环山的龙谷村(1/2)
(感谢友游资悲歌的打赏)
冯志回到镇上,看望了替越江镇设计老街修缮方案的张教授一行。(
张教授带着三个学生,到了越江镇后,就受到了越江镇党委政府的热情款待,不但党委主要领导出席了为迎接张教授而举行了酒宴,而且还在冯志的亲自安排下,住进了越江宾馆。这越江宾馆,虽然打的是宾馆的牌子,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宾馆,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各种设备比较齐全的私人旅馆罢了,但因为是才装修后投入使用不久,卫生条件等还算不错,在整个越江镇,都算是最高级的住处了。
冯志看到正指挥学生伏案工作的张教授,就热情地打了一个招呼,张教授看到冯志来了,放下手里的笔,笑着走了出来。
“张教授,你们辛苦了,有什么需要的,你只管吩咐,我让他们去办就是。”冯志笑容满面地说道。
“呵呵,不用了,镇里的同志们,都十分支持我们的工作,各方面都替我们考虑得十分周到。对了,小冯,我正想找你呢,我初步看了一下,这越江镇的建筑,明显带着客家人的风格,如果要恢复当初的风貌,那好些建筑,因为破损的得太严重,需要大修才行,但如果只考虑安全性,那就简单多了,只需将现有建筑进行扶正,然后修补一下,而那些破损严重的建筑,拆掉就可以了,你们准备采取哪种形式?”张教授望着冯志说道。
冯志想了想,问道:“张教授。这方面你是专家,你认为我们采取哪种方案好呢?”
张教授听到冯志这话。略微思索一下,说道:“这个,我觉得如果只是进行简单的修补,意义并不大,那样还不如把这一片推倒,再重新规划修成现代风格的建筑,但如果想把这一片当作历史遗产保护下来。那就必须进行保护性修缮,力求保持它的原貌。当然,这样一来,这设计修缮等费用,也会高得多。”
按冯志的想法,是准备把这一片作为古代建筑保留下来。以备将来进行旅游开发。要知道,西南边陲的一个省,就有两个古城,被开发成著名的旅游胜地。
当然越江镇比起那些旅游胜地来,自然差得很远,但如果把古街和镜湖,以及龙岭山的原始森林。*1*1*镜湖边的温泉等结合在一起,进行旅游开发,说不定还会创出一个旅游品牌来。
“这样,张教授,这个问题我们回去商量一下,争取在明天把方案定下来。”冯志沉思了一下,说道。
下午的时候,冯志把党委成员召集起来。专题商量了这个事。刘帮学听到冯志说保护性修缮的费用,比进行简单的扶正。要多花十倍的钱,就有点心痛地说道:“冯记。这保护性修缮好是好,可是费用太高了,我们到哪里去弄这么多钱?再说,这旅游开发说起来前途一片光明,但就凭我们越江镇的条件,谁会到这里来投资?我认为还是先把眼前的问题解决好再说其他,这样比较稳妥点。”
刘帮学的这个发言,说出了不少领导的心里话,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这政府机关,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说不定什么时候,组织上就会把你调到别处去,再说,现在组织上提拔干部,主要看政绩,而一个人在仕途上的黄金时间,也只有那么几年,所以谁也不愿意做这种付出多见效慢的事。
在随后的发言中,镇党委副记李大河和镇纪委记吴晓梅,还有武装部长耿明,都赞成刘帮学的意见,而林长春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怎么表态,其实,他心里也不赞成对那片老街进行保护性修缮,毕竟镇里现在的摊子铺得有点大,资金方面也显得十分紧张,单凭齐县长当初拨的五十万,对老街进行简单扶正还差不多,要想进行保护性开发,那就差得远了。
姜奎和谢小姚,知道冯志一心想对这片古街进行保护性开发,于是姜奎放下手里的笔记本,说道:“我也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镇的那片古街,我比较清楚,损坏最严重的,就是临河一段,因为曾遭受了两次洪灾,部分建筑被洪水过,再加上岁月的侵蚀,有一部分现在成了危房,如果再不进行修整的话,说不定哪天就会倒塌。我们国土部门,就接到很多居民递上来的报告,要求把现在的房屋推倒,再原基修建,现在我们手里,就压了十多份申请。所以,镇上关于老街的修缮方案,必须尽快确定下来。
刚才帮学镇长谈到希望只对老街进行简单扶正,解决安全问题,这样需要的资金也少得多,这种想法,比较符合我们镇的实际。不过,大家知道,现在中央一再强调,要进行可持续发展,我们越江镇的这片老街,全部拆掉,那是很容易的事。可是大家要知道,这可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一旦毁去,就永远不会再回来,如果真的那样,我们说不定就会成为越江镇历史的罪人。所以,我认为,还是对老街进行保护性修缮为好,虽然这样一来,我们镇短期内面临很多困难,但从长远来看,我认为这点付出,还是值得的。”
冯志听了姜奎的发言,心里暗自点头,不过,他的脸上还是那样沉稳,只是瞟了姜奎一眼,投了个赞许的眼神。
随后,谢小桃也发言支持姜奎的意见。
冯志待与会的同志,都充分发表了意见后,点了支烟,先吸了一口,等到众人都把眼光看向自己的时候,他才清了清嗓子,说道:“刚才各位都从关心本镇发展的角度出发,谈了自己的意见,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