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案终(2/2)
太皇太后的话深有所感。他心中一惊,太皇太后所说的朝政大局是他未曾想到的。他陆健一生所求无他,只为天下百姓安康,如今满汉大臣双方皆不能有所损失。“敢问太皇太后,如何才能保住那条椅子腿?”
太皇太后没有回答,只是说了句:“陆先生,也许刚才你就错了。”
陆健不解:“错了?”
太皇太后道:“刚才你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见陆健称是,她反驳道:“不是……不是,所谓一姓不一定是帝皇之家,帝皇之姓,也可以是百姓之姓……就好像你陆先生一家。陆先生一姓之兴亡也足以影响天下之大治啊……天下就掌在陆先生的手里。”
陆健明白了。
“好……好……听……好……太皇太后一席话,陆健我顿开茅塞,陆健生性狷狂,从不服人,可是今天,太皇太后令陆健我五体投地。”
太皇太后舒心一口气,委婉道:“陆先生您严重了。”
陆健看着太皇太后,眼中露出坦然的光芒,“请太皇太后放心,陆健决不会让您失望的。”
今日刑部大牢一行,果真没白费,对于陆健的大义,太皇太后也深感佩服,“好,陆先生果然是个明白人,勇于承担,哀家替天下谢过陆先生。”她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对陆健行礼。
陆健连忙跪下,“陆健承受不起。”
太皇太后连忙道:“陆先生请起。”
“谢太皇太后。”死他陆健一人,可以保得朝廷安康,陆健又有何惧。
待太皇太后走后,陆健写下一张认罪书,沉重且舒心地饮下太皇太后所带来的一口美酒,等着玄烨的到来。一声“皇上驾到”让陆健露出了笑容,他等到了。
陆健还没行礼就让玄烨给拦住了。
玄烨歉意道:“让师傅受苦了。朕今日来就是要告诉老师,朕一定要救你出去。”他是皇帝,是一国之尊,纵然现今没有权力,但他总有亲政的一天。若谁敢杀陆健,他日,他定要那人百倍奉还。
陆健知道玄烨的意思,也为玄烨的有情有义而感到欣慰,大清朝有一个好皇帝。“皇上,草民有一事务必请皇上答应。”
“师傅请说,但凡朕能做到的,朕一定替你办到。”
陆健跪下道:“皇上,草面先谢过您了。”他向玄烨一磕头,然后大义凌然道:“草民请求皇上赐陆健一死。”
玄烨难以置信,他千辛万苦要为陆健脱罪,现今他却只求一死。他接过陆健所呈上的认罪书,却没打开。
陆健道:“皇上,草民并不是为皇上而死,而是为天下百姓而死。”他看向玄烨,“天下者,万民也。皇上虽在幼冲之年,可已显出超人的聪明才智,胸襟气度不凡。陆健知道,皇上只是未经雕琢之瑰玉,假以时日,必会胜过唐宗汉祖。天下在皇上之手必得盛世。”
玄烨不想听这些,大声喊道:“那又如何?”
“那陆健更不得不死。”陆健解释道:“若今天皇上执意要放我,就会落下个包庇钦犯的罪名,这将失信于朝臣,失信于天下。君无信民无义,则国将大乱。更有甚者,惹怒了宗室朝臣,皇上的帝位不保啊。”
陆健一字一句如千斤一般压在玄烨的心上,“可这分明是一件错案。”
“明史一案,必会牵连朝中所有的汉大臣,朝臣势力必会倾斜,如此则社稷危矣。如何善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陆健承担一切罪名。”
玄烨明白了,陆健一力承担一切罪名便可和朝中汉臣划清界限,让明史一案,随着陆健的死而随之结束,如此朝中满汉才可平衡,大清才会转危为安。
玄烨正在犹豫,可陆健撑不住了。他口吐一口鲜血,生命已然走到尽头。玄烨扶住摇摇欲坠的陆健,任由他的血沾满自己的衣裳。
“师傅……”
“皇上,一切都已经晚了。”陆健虚弱道,“我知道皇上重情义,为了一个小小的陆健和满臣据理力争。故此,我更不能连累皇上,早在皇上来之前,我便已经喝了毒酒。”
玄烨气愤道:“刑部大牢,哪里来的毒酒。”
陆健的气息越来越弱,他指着玄烨手中的认罪书嘱托道:“皇上,待我死后,将我的供词昭告天下,这是对满臣最好的交代,也是对汉臣们最好的交代。第二,等我死后,您亲政了,一定要为明史一案翻案。”
玄烨含泪沉痛的答应了陆健,“师傅放心,朕一定会的。一旦亲政必定还您清白。”
陆健摇头,“青史留名,只不过是文士的执着。陆健为的还是您。为明史翻案,必得民心。民心归则天下定。到那时,何愁大清不盛啊。”临死,他所能教给玄烨的只有一样,“皇上,以后不要率性而为了,一定要以天下为重。”说罢,便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眼泪留下脸颊,哀痛的哭声彻响了刑部大牢。
此生为陆健弟子,玄烨与有荣焉。他发誓,亲政以后一定为明史一案翻案,让陆健流芳百世,受尽世人景仰。
陆健的死,带走一切争端,明史一案由此结束。太皇太后压下满臣的蠢蠢欲动,严加彻查,以先帝生忌为由,下令大赦天下,释放一切无关的学士。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