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唐时明月之大明宫辞》

88看书网(88kshu.com)

首页 >> 唐时明月之大明宫辞 () >> 32两桩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kshu.com/64669/

32两桩(2/3)

再聪明,长辈们再悉心教导,若是自己本身没有花费心思和精力在这上面,又怎么会明白其中的猫腻呢?她在这个岁数的时候,还能依在母亲怀中撒娇。最严重的事情不过是学着管家而已。至于出嫁之后,婆家上下竟十分和善,丈夫王沣,虽然不懂甜言蜜语,但偶尔的体贴才更动人心。

也许,她比小姑要幸福。

王润轻轻拍着柳氏的手,心中微动。她的家人啊,是她在这个世界唯一的信任与幸福的来源,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最爱自己的家人,她都不能让未来的痛苦出现。

她还有时间去好好筹划,未来啊,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相较于还未出现的女皇陛下,她还是有很多优势的,不是么?

又说晋王李治出了同安大长公主府,犹自流连不舍。贴身内侍赵得福看在眼里,笑在心里,殿下这个样子,倒是少见的很。

不过时候也不早了,赵得福只好上前轻声提醒道:“殿下,是不是该回宫了?”你还要回宫回话呢!

李治方才回过神来,微咳一声,睨一眼赵得福,见他规矩地低下了头,方才满意了,道:“回宫。”又吩咐了一句,“嘴都闭严实一点,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总要分清楚。”

赵得福并左右侍从都低头答应着。

这个皇后嫡幼子虽然看着和善,可也不是吃素的。

皇宫里从来都没有纯洁如白纸的善人。

一行人骑了马,急驰回宫。

回至宫中,先至太极殿请安,但闻圣人并不在殿中。圣驾踪迹不得随意探听,李治想了想,便到立政殿中先见长孙皇后。

因逢国丧,立政殿中的喜庆物品皆已经收起,便是帘幔等物也都换了月白、雨过天青等素净的颜色。长孙皇后身上也是十分简单,头上只簪了几支如意头银簪。

李治上前问了安,长孙皇后便令她坐下,问道:“你姑婆母可还好?”

李治道:“阿娘放心,姑婆母的身子好着呢,虽说胃口不大好,但大家伙儿劝着些。午膳时还是进了不少的。”

长孙皇后点头叹息:“如此甚好,不然圣人又要忧心了。”又笑对李治道,“稚奴长大了,这事做得好。你同安姑婆母这性子经了这一番要是能改了,也是一大幸事。是王驸马和你一起劝的么?”

李治廷了这话有些云里雾里,姑婆母怎么会好好的改了性子?怎么好好的说到王驸马的身上去了?

李治道:“阿娘怎么好好的说起王驸马,儿并未在公主府见到王驸马。”

长孙皇后脸色一变,道:“你不是说一同劝着么?”

李治面上一红,道:“我到时,姑婆母已经用了膳了。是姑婆母身边的侍女阿练与……姑婆母的侄孙女,王家小娘子一起陪着的。”

同安大长公主的侄孙女不就是稚奴的未婚妻么?

长孙皇后此时也顾不上王驸马的事了,忙问道:“你怎么会见着王家小娘子?”

李治面上更红,讷讷道:“实在是事有凑巧,阿爹让我去探望姑婆母只是一时兴起,不过突然想起姑婆母悲伤过度,怕她伤了身子,几位兄长都有事,只我闲些,方才叫我带了人到公主府去。不想那边公主府的人担忧姑婆母,就请了王家小娘子去,我进去时就……见了个正着。”看王家小娘子的样子也是有羞又急,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见面给吓了一跳。哎呀,他今天没有失礼吧?

长孙皇后想了想,这可不正是个巧合么?不过看来稚奴是真上心了,这才见一两面,就话里话外对这王家小娘子有开脱之意。

淡淡抿了抿嘴,长孙皇后道:“你们见时可有谁在?”

李治忙道:“姑婆母精神还好,便叫了我进去,她身边的侍女都是贴身得用的。王家小娘子的下人都在一旁,还有我带去的宫人,一屋子人大概有十多个人。”就是人太多了,只能问了一句话,说了不满十个字,似乎自己还结巴了一下,太丢脸了!

长孙皇后点点头,这众目睽睽,又有两家的长辈,倒也算是明路的,方放了心,又道:“你带回的宫人们呢,可嘱咐过不许乱说话了?”

李治忙道:“阿娘放心,我已嘱咐过了。若有传出去一星半点的,一律严惩。”

长孙皇后方才放了心,含笑道:“稚奴长大了,阿娘也能放心些了。”

李治心知她说的是自己令此事所经的宫人皆噤口的事,不由面上一红。

的确,这事若不是关系王家小娘子,自己不一定有这样的细心。

长孙皇后又道:“这王家小娘子虽是机缘巧合,但难得的是你喜欢,她又是个极好的。我本想着明年就给你们把婚事办了,也好了却我一桩心事。不想出了你祖父这桩子事,我和圣人商议了一下,你的婚事只要押后了。”

啊?!

李治此事觉得心里拔凉拔凉的,才刚听母亲说自己明年就能娶妻了,自己心头正美呢,谁想立马一盆冷水泼下来,浇得人透心凉。但心知既然母亲这么说了,说明圣人已经定了主意了。这只是通知,不是商议,自己的婚事是延期定了。

父亲对于祖父的孝心里面是带了许多的愧疚的。玄武门之变是圣人这辈子的硬伤,就如一块美玉,即使再完美,但是也不能掩饰它掩盖在它背面的那一点瑕疵。即便过了上千年,后世的人谈起唐太宗李世民,第一想到的是他是个好皇帝,但同时和他的圣名一样有名的就是“玄武门”弑兄杀

状态提示: 32两桩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