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假意撤退(1/2)
董卓知道林森正在洛阳东郊一带驻扎,并有十万大军威胁洛阳,感觉自己行事一直受到林森的掣肘,很不痛快,便胁迫皇帝下诏,命令林森率军返回冀州,好能让他能有自由的操作空间。
林森看到诏书,就知道这肯定是董卓的策略,诏书中的每一句每一个字无不是董卓想说的。
林森哪能让董卓得逞,林森借口司隶地区黄巾复起,自己负责拱卫京师洛阳的安全,就是赖在洛阳东郊不走,同时派出大量的哨骑埋伏的洛阳四周,严密关注着董卓部动向,也是为了等待董卓行废立之举,否则他也出师无名!
这几日,林森又接待了一名诸侯,那就是济北相鲍信,他与袁绍、曹操都是好友,特别是跟曹操关系莫逆,他来的目的与袁绍和曹操是一样的,都是要联合林森一起讨伐董卓,林森把计划和盘托出,鲍信知道后,就直接在林森军营中安顿了下来,准备一起讨伐董卓,鲍信也带了几万兵马,也算是一点助力。
董卓见到林森就是不走,也没有办法,他知晓林森军队的战力,贸贸然的与林森作战很可能吃亏,但是他又不能不进取,便用武力威胁迫使朝廷免除了司空刘弘的职务,他取而代之,这样他都觉得的不过瘾,为了彰显他的权利,也为了进一步独揽中央政权,他便决定废掉刘辩,改立陈留王为皇帝。
说做就做,也不管林森的态度了,董卓便开始布局,首先便是听信李儒的建议,大肆使用人才,尤其是士人,像家蔡邕,王佐之才荀彧,都是在这个时候被征召到朝廷任职,而且全都是高官,由此彰显他的恩德。
董卓感觉时机已经到了,他便请了许多的朝中重臣来自己的府邸议事,在会议上,他肆无忌惮地说:“少帝愚昧懦弱,不能敬奉宗庙,没有资格担任大汉天下的君主。为了国家和汉室江山着想,我想效法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的故事,废掉少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天子!”
在场官员大多慑于董卓的淫威,对他独断专行随心所欲的行为敢怒不敢言。只有尚书卢植当面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少帝只是年纪幼小,行为品性不能与太甲和昌邑王相提并论。董卓大怒,没想到卢植如此不敬,胆敢当众反对自己,便立即命令士兵将他推出斩首,幸亏侍中蔡邕极力劝阻,卢植才免于一死。
不多久之后,董卓独断专行,废黜少帝刘辩,将他贬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这就是汉献帝。
这些事情林森都看在眼里,心里有点小高兴,他出兵终于有了充分的理由,上合天命,下顺民心,现在就是想办法,怎么能才打败董卓。
废立皇帝之后,董卓又对何太后看不顺眼,认为她有碍自己在朝廷上下自由行动和树立威信。于是,董卓又大会群臣,向大臣们数落太后所谓的罪行,说她如何如何逼迫婆母永乐皇太后(灵帝刘宏的母亲),以致太皇太后忧虑而死。这种违背婆媳常理、不讲孝顺礼节的教法,应当受到严厉惩处。之后,董卓便责令何太后迁居永安宫。
改立献帝之后,董卓将他自己升迁为太尉,成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事和前将军事务,后又自封郡侯,拜国相,跃居成三公之首,掌宰相权,这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做的事情。
董卓虽然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相,但其权利实际上却远远超越皇帝,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等特权,已然同大汉朝开国大臣之首——萧何一个待遇。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自己加官进爵后,董卓还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权,大肆加封董氏家族成员。他首先封自己的母亲为池阳君,越礼配备家令和家臣,地位与皇家公主相当。同时,董卓又拜弟弟董旻为右将军,封雩侯,此前这个职位是皇甫嵩的,另外还封自己年幼的孙女为谓阳君。更有甚者曰:“卓侍妾怀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
董卓的所作所为都令天下英雄无比愤恨,这完全是逆天之举,一些有识之士也在积极准备中,比如说孙坚,早已蠢蠢欲动,玩家、公会也是一样,都在积极备战,也都在考虑在接下来的剧情当中,选择哪一阵营能对他们更有利,一时间天下风起云涌,很多事情都在暗地里推动着。
袁绍劝他的叔父袁隗和袁逢举家离开洛阳,但是袁隗和袁逢就是不肯离开,无论袁绍怎么说都没有用,而后在与董卓的一次拔刀相向的冲突之后,袁绍单人离开洛阳,直接来到林森军营,曹操也是一样,也在林森军营中,准备一起讨伐董卓。
林森的大军终于要到了,传来消息,大军正在河内郡,并且正在向洛阳赶来,用不了几日便可到达。
林森现在军中有曹操和沮授,当然曹操的智谋肯定比不上沮授,但是也是智谋人士,沮授提出了一个建议,立刻得到众人的认同。
“禀告相国,林森撤军回冀州了!”
董卓派出监视林森的哨骑回来向他报告林森的动向,董卓一喜:“你看到林森是全军移营,还是部分移营?”
“是全军移营,小人看的十分清楚,估计这会都启程走了!”
“哈哈哈!”董卓哈哈大笑:“太好了,太好了,这个煞星终于走了,洛阳这次是彻底归我了,来人摆酒,本相要大醉一场!”
不久,董卓便接到消息,皇宫内传出来的,林森确实撤军了,而且是主动撤军,原因很简单,乃是骄兵之计和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