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节 全球化时代(2/3)
中国的力量尽快稳定经济,再次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上,第一缓和社会矛盾,第二也是他们难得的机会。“当然,免除所有关税,我想这绝对符合日本的利益诉求。”
日本人得到了他们想要的。
“当然,资本自由流动,这也是符合国家发展趋势的。这让两国的产业结构,可以达到更好的互补。”
日本又必须得接受一个不太想要的条件。
日本人始终不太欢迎外国资本投资。也就是为了引入汽车工业,才破例引入了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以三大汽车公司为契机,日本建立了大量的零配件生产企业。进口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将日本的机械加工水平,抬升了一个很大的层次,已经真正对中国机械加工行业造成了竞争压力。
接受自由贸易,日本发现自己获利要比受损大的多。这次经济危机中打击最为严重的纺织业就将获得中国庞大的市场,而机械工业则是最有可能受到冲击的,日本人也觉得本国的机械工业已经有了初步的竞争力,能够在中国产品的竞争下存活下去。
但机床工业就完全不是对手了,日本通过跟美国汽车企业合作,对他们心理上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他们突然发现,欧战之后的技术,已经远不是他们当年理解的技术了,美国汽车工业需要的加工精度。让日本的机床产业束手无策,但他们野心勃勃已经采购了必要的设备,正在积极的培训技术人员,希望跟世界机床强国一争高下。
如果此时中国机床企业进入日本,那无异于是对日本机床企业的一次致命打击,因为中国机床产业曾经是直接引入的德国企业,从技术人员到管理人员,一开始可都是德国人,之后他们自己做了大量的研发,发展到现在。在各项加工精度上,已经是世界一流水平,在重型机床领域,甚至已经超过了德国的同类企业。
日本纺织品想要中国市场。日本的机床企业则想逃避竞争,日本外贸代表十分矛盾。
但是反复权衡之下,他们还是答应了下来,因为日本不能被排斥于亚洲市场之外,这次经济危机,日本受创之所以严重。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欧美列强向日本关上了大门,美国提高了他们的贸易关税,英法等国立刻跟进,日本纺织品等出口大宗商品立刻遭受致命打击。
而日本要跟这些国家打贸易战的话,往往得不偿失,因为日本进口物资主要是矿产类,这些日本完全无法资产,无论增加多少关税,到头来他们都必须买,只不过是增加了本国企业的成本而已,对外国出口没有半点影响。
所以他们选择加入中国倡议的自由贸易区中,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自由贸易,而是他们承受不起被孤立的代价。
朝鲜、日本先后答应下来,琉球没有任何犹豫,他们就是靠贸易过活的,一旦亚洲内部贸易萎缩,对琉球航运业是致命的打击。
暹罗和菲律宾也比较欢迎。
暹罗虽然经过朱拉隆功等皇帝的改革,但他们的国民缺乏儒道等中国文化圈国民的超强的服从性和忍耐力,暹罗是个佛教国家,更多的是一个印度文化国家,因此国民精神显得比较散漫和温驯,没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大国观念,无法凝聚出强烈的工业强国意识,甚至表现出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所以他们没有像日本那样,在国家强力推动下发展出一个工业体系,依然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发展比较顺其自然。
暹罗这样的热带农业国,最大的出口产品是大米和热带水果,而最大的出口国除了中国还真找不到第二个国家,因此他们也很欢迎跟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起码他们的大米和热带水果在比较靠北的日本和朝鲜有绝对的销路。
菲律宾的经济模式,是西班牙统治时代形成的大种植园经济,美国人统治期间,不但没有改变这种经济结构,反而大大强化了这种模式,让菲律宾成了美国的原材料产地和工业品市场。
菲律宾大量的农业种植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本来就是华人经营的,在美国统治期间,美国人依靠政治权力,也始终没有把华人经济彻底压倒,在外贸领域,美国人的市场份额只有30左右,而华人达到了28以上,其他经济领域也差不多,而美国人统治结束之后,美国资本家大量出售在菲律宾的资产,有能力接手的只有华人资本家,因此随着美国的退出,华人在贸易、种植园和工业领域,已经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菲律宾至少7成的经济,是控制在华人手中的。
以前他们的经济种植园主要出口对象是美国,现在则已经换成了中国,因此他们很乐意加入中国贸易体系。
几国贸易代表很快达成一致,但在个别领域颇有冲突,朝鲜希望继续保护本国纺织业,倒不是他们想要发展这个既没有原材料,又没有市场的产业,而是希望阻挡日本纺织业入侵朝鲜;暹罗希望保护他们那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小型工业,但却又想得到大米和热带水果的出口市场,他们要求得到一个保护器;菲律宾则希望在蔗糖领域进行保护,他们更希望按照过去那种各国都得到一些保护名额。
反倒是中国和日本比较开放,都坚持完全的自由贸易。
这就是工业强国和农业国之间不同的利益基础。
处于国际形象考虑,中国并没有利用政治来逼迫,而是由杨潮出面进行谈判。
“各位,我个人十分理解各国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