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问题与思考(1/2)
弘光三年(1646年)的冬天显然比去年要暖和了不少,到了十月底,第一场雪才飘然落下。
前去日本的舰队去了二个多月,到现在仍未归来,众人的心开始都提了起来。
罗剑虽然也有些担心,但对几艘战舰的信心让他比起众人来显得更为镇定一些。
黄得功已经带领五师随同黄蜚的水师去了安庆,黄蜚在江阴的水师驻地已经被改建成了临时港口,“霍去病”号即将下水,几艘庞大的军舰没有一个固定的停泊地可不行。
刘雄伍已经率六师到了扬州准备换装。
随着瓜州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扬州一式步枪的生产也越来越快,按照罗剑的计划,到了明年四月份,六个师将全部换装完毕。
安排黄得功亲自去安庆,罗剑和史可法曾经作过详细的研究,也是基于目前的形势作出的决定。
满清军队借口追击大顺军余部,已经深入湖南腹地,湖南全境丢失只是时间问题。
按照罗、史二人的思路,黄得功率五师前往安庆,将在黄蜚水师的配合下,积极向九江一带发展,伺机进入湖北,进而威胁武昌,断了满清军队的后路,让其不敢再打江西的主意。
罗剑很想明年开春就对满清发动积极攻势,但从瓜州了解到的情况又让他有些无奈。
决定扬州军不能发动全面进攻的瓶颈还是火药的产量。
全部换装后的扬州军将是全火器部队,火药消耗量极大。
尽管商船第一次去日本时,卢渭买回了几船硝石,看起来数量不少,但经过几个师部队的换装训练已经消耗近半,况且舰队出海,其携带的火药量也不在少数,火药厂的库存已经不多了。
想到这些,罗剑比任何人都盼望着王强和卢渭几人能尽快解决日本问题,只有日本问题解决了,扬州才可能有稳定的硝石矿来源。
尽管小刘在瓜州的制氨生产线已经接近尾声,但罗剑认为即使新式zha药研制成功,就目前来看,仍是不能完全替代黑huo药。
扬州各师装备的都是扬州一式步枪,也就是米尼枪的改进型,这种步枪的构造决定了只能使用黑huo药,这也是新式zha药不能替代的主要原因。
罗剑在书房里踱着步,不时看看墙上的大地图,心里有些烦躁。
再有几个月,自己四人到这个时代就要满两年了,想想近两年来几人所做的努力,小刘呆在瓜州几乎没日没夜地干,柳兰也一直忙得团团转,王强每日练兵不止,自己也是殚精竭虑,就没有松口气的时候,但距离目标似乎还十分遥远。
刚开始的时候,罗剑觉得把满清赶出中国就算达成了目标,但当他真正融入这个时代之后,才发现需要改变的东西太多了,罗剑甚至有时都在想,即使把满清赶出了中国,自己几人回到自己的时空,这里的中国就一定会发展得很好吗?
扬州目前发展势头似乎看起来很不错,前不久新成立的财政部给大都督府提交的报告中就提到,整个扬州地区的财政收入已经达到了白银一千二百万两,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南明朝廷全年的赋税收入,扬州财政已经有了节余。
但罗剑却从扬州的快速发展中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最让罗剑担心的问题是产业发展的极不平衡。
自从卢渭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签订了供货协议之后,扬州的玻璃厂是越办越多,现在除了扬州和江都各有一个,就连安庆、凤阳和淮安也各建了一个规模颇大的玻璃厂,这些工厂目前看来是会盈利,但从长远来看,总会有产能过剩的那一天。
而玻璃制造技术到底还能保密多久,这种规模的生产,并非十分复杂的技术恐怕也很快就会泄露出去,一旦技术泄露,对玻璃制造业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相对于暴利的玻璃制造业,一些基础性的产业对商人们的吸引力就小得多了,水泥厂就是典型的例子。
尽管扬州的建筑行业已经广泛使用了水泥,而且蒸汽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水泥的产量,但缺少机械的水泥生产效率仍是非常低下,靠大量人工生产出来的水泥盈利并不高,目前扬州也还只有三四家水泥厂,产量也只能堪堪满足扬州周边地区的需要。
其次就是工业化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增,人口不足的问题已经凸显。
明朝末年长期的天灾人祸使得人口锐减,罗剑早就研究过这个问题,据史料记载,从天启年间到崇祯末年,明朝总人口大约从一亿二千多万减少到五六千万。
尽管南京和扬州一带算是明朝最繁华的地区,但连年的战乱也使人口不增反减。
想想自己那个时空中国竟养活了十三四亿人口,现在偌大个中国竟只有五六千万人口,罗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几千年的小农经济使得农民对土地的感情高于一切,如果不是战乱造成无数失去土地的流民,扬州的工业想要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恐怕也是不可能的。
劳动力的紧缺也使得扬州的发展必然会缺少后劲,这个问题虽然不算急迫,但一旦问题来临,将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也让罗剑头疼不已,那就扬州地区政治生态的变化。
扬州参政院自从高宏图的一席话点醒了众人,其整个策略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从不断挑刺反对中走了出来,转向积极参与扬州的各项政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竟吸收了不少工商界的人进入了参政院,这让他们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