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密州市舶司叛乱(上)(1/2)
苗福林看到杜友忠惨死,立即向李俊高喊道:“投降,我投降!”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苗福林一个箭步窜上船头,将杜友忠的认旗拔起,扔进了大海之中。杜友忠的亲兵看到这一幕,怒火中烧,抢上前去,不由分说便将苗福林乱刀分尸。牛砣子湾内的登州水军失去指挥,愈发混乱。
苗福林落得这般下场,李俊不禁莞尔。此时湾内登州水军已有十余艘刀鱼船起火,剩余的船只不敢在湾内停留,立即向牛砣子湾北口驶去,阮氏兄弟早在这里等候多时,登州水军本想撞开阮氏三雄所率船队,怎奈北口狭窄,一次仅能容两三艘刀鱼船通过,如何能够抵得过阮氏三雄的围攻,看看身后火势越来越大,李俊此时也已率领水军进入了湾内,发动攻击。无奈之下,登州水军残部只得降下旗帜,向阮氏三雄投降。
经过一顿饭的功夫,战斗便已结束,杜友忠战死,登州水军全军覆没,战船被焚毁十五艘,另有十艘刀鱼船缴械投降。一千登州水军死伤过半,其中烧死溺毙者居多,战斗结束时,仅有四百余名水手活了下来,这还多亏李俊及时救援落入海中的宋军水兵。海战较之于陆战,本就更为残酷,一旦战船被毁,茫茫大海之上,船上水手很难幸免。
李俊仔细研究了宋军的刀鱼船,并亲自试验了一番,果然速度快捷,操作灵活,只是防御力略差,如果不是将其引入了水域狭窄的牛砣子湾内,想要全歼登州水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俊毫不客气地将缴获的十艘刀鱼船编入了二龙山水军之中,又从俘虏的登州水军中挑选了三百名有经验的水手编入阮氏三雄的船队,将二龙山的水军队伍扩充到了一千人。
李俊一脸兴奋地对李宝道:“我军此战能够一举歼灭登州水军,你当居首功啊。你既然精通水军战法,再让你做一名水军头目可就埋没了你的才能。如今我二龙山水军扩充到了一千人,急需你这样的水战人才,你就暂任都将军一职,我自会向主公禀报此事。”自己的才能得到李俊的肯定和赏识,李宝心中自是欢喜。
李俊在沙门岛牛砣子湾内扎下水寨,将作战物资储存于沙门岛上,一边派张顺前去联络杨志大军,一边日日操练水军海上作战能力,时刻准备协助杨志攻取登州城。
却说杨志攻占潍州州府之后,即派鲁智深的后营军前去占领胶西县板桥镇。密州板桥镇港口又称密州港,崛起于北宋时期,是当时北方的唯一大港,也是连通南北、东西、海内外的重要港口。板桥镇始设于唐高祖武德六年,由此逐渐兴起,北宋统一全国大部分地区后,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中外贸易与交往也逐渐繁荣起来,板桥镇港口以此为契机,逐步获得了繁荣与辉煌的地位。
北宋中期,北宋和辽朝形成对峙局面,在宋辽界河两岸,兵戎相见。而登州港和莱州港走海道一日就可到达辽国,特别莱州湾内的莱州港,离界河更近。因此,北宋政府明令禁止通商,登州、莱州港遂进入封港阶段。北宋庆历朝以后,尤为严厉,曾三令五申,严禁海船入登州港和莱州港。登、莱二港的封港,为密州港的兴起创造了绝佳的机遇。东南、西北各路商品,除通过河运和陆运流向南方外,多集中到密州板桥镇中转,或在此就地交易。东南沿海各地海运到北方的商品,也多在密州板桥镇港口卸货上岸。
正因为密州板桥镇处于沿海要冲、海舶孔道,宋哲宗元祐三年春,准范锷奏议,在板桥镇置市舶司,当年宋廷又将板桥镇升为胶西县兼临海军使。这是赵宋在长江以北设立的唯一一个市舶司,与广州、杭州、泉州、明州同为宋朝五大市舶司。密州港因此成为北宋年间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经济价值巨大,素有“海表名邦”的称号。
鲁智深接了杨志的将令,当即率领本营一千兵马向胶西县进发。胶西县虽然只是密州辖下的一个县,还是由板桥镇升成的,但是由于其作为南北货物重要的集散地和中转港地特殊地位,宋廷在设置市舶司于此的同时,还设置了临海军使,并派驻五百禁军加强此地的军事防御。
鲁智深再没有摸清当地驻军虚实之前,却也不敢大意。鲁智深回顾了一下身后众将道:“诸位,胶西县向为赵宋海域重镇,县中所驻禁军不少,如今我军不明敌情,贸然进兵只会徒增损折,你们有什么主意,不妨说说。”
鲁智深话音刚落,只听马元道:“将军不必费心,此事好办,末将自从加入二龙山,寸功未立,现在就带几位兄弟混进县城中去,务必将城中情形打探清楚来报。”
马元曾为清真山一寨之主,为人还算谨细,有他去打探敌情倒也合适,鲁智深思忖已定,当即道:“马将军能行此事,再好不过,将军此去务必小心在意。”马元拱手谢过鲁智深,从本部人马中挑选出两名机警干练之人,扮作本地百姓,自去打探消息不提。
鲁智深待两人走后,选了一处隐蔽的所在,将兵马扎住,命令众将士养足精神,静待马元打探确实,就可向胶西县发动进攻。鲁智深并没有等待多久,午时刚过,就见马元匆匆赶了回来。鲁智深见他衣衫不整,似与人争斗过,却又不见另外两人踪影,心中惊疑不定,当即问道:“马将军此去可是遇到了危险?”
马元顾不得歇口气,急匆匆地答道:“胶西县城中发生了兵变,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