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不灭的王朝(上)(3/5)
人立威,故而就在刚才,飞龙禁军彻底被激怒。不得已将两人杀死……所以不是臣机谋太深,实在是杨国忠极其这两个心腹坏了陛下的事。”
李隆基心里那个郁闷呀,到这时终于懊悔万分了,只在心里把杨国忠和他的那些儿子,小舅子。心腹手下一个个都骂了不知道多少遍,这些废物奇葩,实在是误朕不浅,李隆基现在活剐了杨国忠的心都有了。
李隆基本来还想问羽林军和龙武禁军,这时候也懒得问了,改口问道:“此事过后,兰陵王准备如何收拾残局,稳定朝局?
朝中大臣,世家权贵,天下百姓,这人心要如何收拾?”
萧去病沉吟一笑:“启禀陛下,自然是快速的拨乱反正,安定天下,河北河东道,臣会亲率大军平定,追亡逐北,彻底解决一百余年来,大唐对异族胡人优渥过甚,诸胡反叛成性的问题。
凡参与叛乱的,拒不投降者,杀无赦;阵前投降者,全部为奴,在四海商社名下终身为一苦力,修路挖矿,到死为止;其余胡人,编户齐民,如宥州、党项七羌故事,有敢反抗者,或杀死,或为苦力。
朝廷当中,只诛杨国忠极其心腹十数人,其余即使依附杨国忠才得以做官者,一概不问;之前被杨国忠、李林甫排挤出朝廷者,依据其才能和德行,依照大唐的选官程序,小规模,一点点重新任命官员;
如此,朝中大臣,世家权贵自然人人膺服;至于安定人心,还需陛下出面配合,接见大臣,在兴庆宫见见百姓,自然人心安定。”
萧去病还有一句潜台词没说,陛下你难道不知道吗,无论是世家权贵还是普通百姓,这个时候人心早就不再你身上了。
李隆基冷笑:“朕在史书上,将是何种地位?”
萧去病道:“自然是有功有过,过不掩功,陛下开创开元盛世,文治武功皆不输于历代先帝,必将彪炳史册,在史书上受到公正的评价,臣怎敢抹黑陛下!”
李隆基点点头,一旁的杨贵妃扯了扯他,示意萧去病还跪着,李隆基也不拿乔,随口就让萧去病先起来说话,然后问道:“你准备如何安置朕?”
萧去病笑道:“陛下是太上皇,自然是陛下想怎么就怎么了,若陛下想在长安,则居兴庆宫,除了不再参预政事之外,其余待遇一切如旧,飞龙禁军仍由高翁统领,护卫陛下;
若陛下想居洛阳亦可,臣这就命人将洛阳皇宫修葺一新;陛下想去别的地方也行,总之陛下只管安心享乐就是!”
李隆基和杨贵妃对望一眼,杨贵妃眼中已经是一片水雾,李隆基点点头,问出最后一个问题:“你当真没有篡逆之心?不会篡唐?”
这个时候,李倓已经收拾好大明宫北门的乱局,带着两百骑兵来到紫宸殿殿下,就听萧去病道:“臣本不是尘世之人,先师为臣取表字辅臣,乃是辅弼之臣也。臣对当皇帝也没有兴趣。
不瞒陛下,臣有一个理想,便是让大唐千秋万代这么一直传下去,永远是李姓,也就是陛下的子子孙孙为天子为皇帝,永远不会改朝换代。大唐永远强盛繁荣下去!”
李隆基心里就是一个突,这萧去病好大的野心啊,这也太理想主义了,他忍不住冷笑道:“自古以来,世上哪有不灭的王朝?便是最长的周朝,也历八百年而最终覆灭,两汉加一起也才四百年,你倒说说,如何就能让大唐成为不灭的王朝。千秋万代传下去?”
萧去病和李倓对望一笑,转身对李隆基,还有后面赶到的陈玄礼、李宜德、韩休珉、等人拱手行礼道:“陛下,在臣看来,一个王朝,之所以会灭亡,无非是下面几种情况,譬如暴秦。横扫六国,驱逐匈奴。开发南越,兵锋何等之盛,固然有赵高这样的奸臣乱国的原因,但最根本原因还是百姓负担太重,劳役太多,天下苦秦久矣。
汉朝虽然亡于诸侯藩镇。但若不是黄巾军造反,又岂会有诸侯并起的机会?隋朝亦是如此,若不是百姓生活不下去,又岂会有十八路诸侯,七十二路烟尘?所以王朝灭亡的最大一个原因。就是百姓生活不下去,只能造反!”
李隆基皱了皱眉头,他虽然不稳朝政,但对都畿道的事情也是了解一些,也看过一些报纸,大致知道貌似整个都畿道七百多万人,就没有一户人家是吃不饱饭的,这就是萧去病让大唐千秋万代的办法?
好像太简单了一些吧?夜风吹过,一轮圆月洒下一地光辉,一场带兵逼宫的戏份,气氛完全变了样,所有的人这时都宁静一片,听萧去病娓娓说来。
“所以想让大唐不灭的王朝,千秋万代传下去,首先要做的,便是让百姓都能吃饱饭,能生活得下去,最好是生活的很幸福开心,如此一来,大概就不会再有百姓造反了。
要做到这一点,臣的办法是两个,其一,发展推广科技,提升生产力。陛下应该知道,自从臣主政都畿道以来,因为技术的改进,造纸的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二十倍,成本降低了二十几倍;织布的效率提高了近三十倍,还有养猪,养羊、养鸡的效率都提高了很多倍。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可以花费更少的时间,却生产出更多的财富,并且工作也会变得比以前轻松,剩下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去休息和娱乐,去茶馆听听书啊,去打打桌球,去公园玩啊,你看,生活过得这么舒服,自然不会有人造反,社会也会很安定。
所以臣呢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