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军工冶金水平综述-粗糙翻译版(3/5)
,同时对于生产机器的精密度要求也不严苛。考虑到作战效能,它比美国坦克更容易生产”。战场上,进攻一方所拥有的装甲战斗车辆的数字很可能是左右战局的关键因素——显然俄国人比我们懂得更透彻。如果比较一下生产同数量的76-34/85所需要花费的工时、投入生产设备资源的话,那么结果可能会十分有趣。
图3、4、5特别展示了部分焊接部位的图样,看起来是十分糟糕的——焊接裂缝,焊接深度不够,等等,焊接设计(倒是)基本够格。其中图5特别有意思,因为它还(额外)向我们展示了苏联式焊缝修补方法——位于一辆t-34首下和铸造部分的焊接处。这里先前又一条长且深的裂缝,而修补方法则是在外面用奥氏体焊
条焊上弥补,这样子就肉眼不可见了。顺带一提,这辆t-34当时在战场上受的致命伤倒不是这一处,而是在另一处挨了一发穿甲弹。
iii.穿甲弹部分
a.钢制穿甲弹
在二战和韩战时期我们所缴获的苏联钢制穿甲弹,在设计上都各有特色,极为不同。基本上大部分炮弹都是整体式。例如:炮弹不带风帽,内置小口径爆炸部(这样子看起来更应该归入aphe弹种)。
在设计近似这一共同点外,其他的部分则是多种多样的:部分弹头很尖,部分则是平的,部分头部有突起物。部分弹头上覆有铁制风帽以保证良好的气动外形;部分则
带有单条铜质旋转带(部分则有两条);有的形状是尾椎形的,有的则是圆锥底柱的;有的在定心带前/后部位有很深的圆形凹痕(有的一条有的两条……)具体见图6
这种(令人困惑的)设计,被(我们)认为主要是用来对付大斜面装甲,此外对付(苏联)自产的高硬度钢,以及低温环境下的钢板也有和那好的效果(未适当热处理的钢铁在低温下会显得更脆弱)。
大倾角钢、硬钢和脆性钢对于这种钝头形的炮弹没有很好的抵抗力。当然这种情况下,炮弹击穿钢板的路径更加垂直于装甲表面(lz注:转正效应)而非沿着原有的弹道前行。也就是说,在穿甲过程中,炮弹“立了起来”并且“选择”了一条更短一些的“路径”来“通过”装甲板,这一点上钝头弹就和尖头弹不一样了。一般而言,所谓“apc”里面的c字(cap,风帽)的主要作用在于炮弹和装甲接触瞬间保证弹头的完整性不受损。结果呢,苏联人的(应该是指钝头弹一种,下面介绍过(windshield)弹头不带风帽(作为解决办法他们有钝头弹)。
据(我们)推测,弹头边缘带有的圆形凹槽,可能是为了在打击斜面装甲时造成更多碎片进行有效杀伤而做出的处理。因此(为了对付斜面装甲)尖头弹被改成了相对平坦的外形。而对付小倾角(近乎垂直)的装甲时,反而是尖头弹更为有效一些。原因在于:
带凹槽的(钝头)弹在撞击装甲时的弯曲力矩和瞬间压力会更小一些,但这同时也降低了它对于垂直装甲的侵彻力。不过综合来说,(带槽的)钝头弹的应用性会更为广泛一些。因为大部分尖头弹可以解决的目标用钝头弹也不会表现很差,而且(带槽)有助于提高钝头弹的穿甲能力。
表4展示了部分钢制穿甲弹的化学和物理特性。
我们再次在这里面发现了高硅含量的锰硅铬钢(和之前的装甲成分分析相同,当然装甲部分的碳含量比较高),不过钼含量要么是很少,要么就干脆没有。其中,这次所研究的最大口径弹药的122ap弹里,检测出的镍铬钼钢中,钼含量也只有0.22。换言之,这些穿甲弹里所的合金成分含量略少,将会影响到其穿
甲能力的发挥。
弹体经过热处理后达到了洛氏硬度c50的标准。这和国内的c60-63的标准比起来明显软了一些(尤其是弹体前部)。顺带一提,美国生产的穿甲弹所使用的合金钢内部掺入了0.50—0.60的碳元素以保证硬度。这样做目的在于防止冲撞过程中的弹体变形和碎裂,尤其是在对付小斜面装甲时。
而当对付大斜面装甲时,无论合金成分和物理特性如何,整块的尖头弹在撞击的一瞬间会导致尖头破裂,而这种(尖头撞成钝头)状态下,对付斜面将会很有效。考虑到尖头会被撞碎这一情况,俄国人使
用的钝头弹也许就显得没那么必要了。当然,在使用aphe弹种时,钝头弹对于保证爆炸部的贯通、碎片杀伤穿透装甲而言是十分有效的。
在工艺上可以发现苏联人将弹药的硬度统一制作到c50的硬度水平。当然一个例外就是8560-63,到底部大约是c45。这种(不同硬度处理)方法可以保证穿甲过程中弹体的整体完整,虽然这时候弹头已经碎得差不多了
苏联人制作的风帽一般采用深压、冲压工艺制成,材料是低碳钢。旋转弹道用铜制作,当然一般会含有5的杂质。
正和其他的一些苏联军工产品制作一样,钢制ap弹在不算重要的部分做工粗糙,当然在旋转弹带等(关键)部位则能够和国内产品相比。在做工要求严苛而且耗费大的部件上,苏联人一直注重节约。这种做法是可取的。
b.hvap(高速穿甲弹)
这种带有钨芯部分的穿甲弹,其钨芯部分是被金属弹托包起来以便于火炮发射。在穿甲过程中,钨芯会冲破外壳发挥穿甲作用,其实弹托部分基本上不发挥穿甲作用。不过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