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1/2)
(一)
宵王并未在京中逗留几日,就归家了。回去比来时可就轻松多了。一路上自然也有盯梢的,他也只顾没有看见。
王府众人知道宵王不久至家,担心数月,一朝才算踏实,上下顿时喜气洋洋,一扫过年时节的阴霾。
王津玉在王府也算渐渐熟悉了。越熟悉,反而越觉得生疏。王妃依旧客气,但却同第一次见到的可亲不同。郡主中,陶然自然是天真浪漫的,对她也极好,让她不至于太孤单。但苦于年纪太幼,不得交心。
其他郡主,对她也是友好的,但毕竟不是亲姐妹,且身份地位在那里摆着。也不能真心深交。唯独侧妃陶氏外头对她看着不是很热乎,平日见着也是淡淡一笑,但是那种笑容特别暖人心,津玉很欢喜。侧妃长得漂亮,而且还有一种迷人的气质。这气质,让身为女性的津玉,也被深深吸引。
同理栋倒是渐渐熟稔,理栋人好,没有半点世子的架子。每天唯恐她被冷落了,时时让人问候。不单是世子为人好,他给津玉带了一种希望,这理栋是天天和张公子在一起的人,府里只有他和张公子走得最近。爱屋及乌,连理栋也一起喜欢,每次看见他,仿佛就能触摸到张公子的气息。况且见到他,或者也能见到张易天。
在张易天面前,她是自卑的。前所未有的自卑,她甚至痛恨自己的身份,让她不敢主动和他说上一句话。张易天的偶然出现带给她的是惊喜,更多的烦恼,烦恼过后,又是更添神秘。其实这样的心思,在府里,又何尝是她一个。
(二)
理旻茹听说这段日子,兄长理栋和张易天与全州刺史钱书宾的儿子钱钊走的近乎。
这钱钊听说是个纨绔子,从小京中长大,每日除了在街上找找乐子,并无他处。忽一日,父亲接到圣旨,到这偏远的全州任刺史。偌大的全州地盘,除了个全州城,再无可取之地。这全州城也不大,开化不过十几年的地方,还保留着淳朴的民风,也无可玩乐之处。连个可以一起玩乐的贵族子弟都难寻,钱钊觉得自己是天子脚下的官宦之家,在这全州就有了说不出的优越感,那是哪哪都看不上眼的,也只有这宵王一家,还可以走动走动,自然找上了理栋。
理旻茹只是觉得奇怪,自己的兄长,也算是了解的。为何能同那样的人混在一起。莫不是因为一向深受皇恩的堂堂宵王府还得要给这个刺史足够的脸面?
(三)
又到了一年的采青节。府中的年轻男女,很早就在盼望这一天了。能离开这王府,去到农庄处,到那广阔的天地间走走。
宵王的一个农庄里,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被布置一新,等待郡主、小王爷们到来。往年连宵王也是要亲自参加,不错过这个少有的众乐乐的机会,但是这段时日一路从京城赶回,精力不支,在府中休息。
理旻茹准备得很充分。她想着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她精心的挑选着衣物。以便最好的展示她那动人的脸庞和良好的气质。
王津玉也不例外,以前她从未听说过有采青节这一说。以前在山中,春天到来,那是漫山遍野的青,也从未听说有人为这个庆祝的。这倒是一个意外之喜。除了可以打发苦闷的生活之外。还能见到那个人。那个她总是想着,却总是觉得记不清长相的人。
(四)
到了采青节当日,日头极好。府中的王妃、郡主们就坐上了车,南清郡王自己的孩子,加上族中子女,也是浩浩荡荡的一群人马。
到了庄子。这是王津玉进府几个月来第一次出门。透过窗子,外面的世界恍如隔世。
初春的农庄里,处处冒着小翠牙,万物洋溢着新生的气息,让人心情也跟着舒爽。各位主子进了收拾一新的屋子,换好衣裳。陶然自然是粘着津玉,寸步不离,嚷着出去玩耍。几个小的,到了这么大一个新天地,已经是高兴不得了。东奔西跑着,看得一旁的丫头、奶娘们只顾着担心。
姐妹们换好装束,也各自出来。园子里,各色瓜果酒水已经摆置好。偌大的一个园子津玉找了个偏后的位子坐下了。坐位排序是让她头疼的事情。原先说她是客人,总是安排她坐上桌,她是如坐针毡,后头每次都寻个下座,倒也没有人同她礼让,原本她的身份也就如此。
菀宁理旻茹穿着一件鹅黄衣裙,边上滚着银色刺绣,一条紫色束带显得蛮腰盈盈。她端坐着,看着妹妹们玩闹,总是安静的不说话,也不是很爱笑。要同她对视了,才从嘴角边溢出一点笑容。王津玉心里总是有点怵她,平日里也不和她走得太近。
一会走来一个人。津玉立马坐直了身子,理旻茹侧目而视。来得便是张公子。这次倒是奇怪,他并不是跟着世子理栋一处来,只一个人大步流星地走来,一身青衣,身段颀长,俊逸中透着冷静,比上次看似乎瘦了些许。径直坐在了津玉一处。原先那个位置是陶然郡主的。她顾着玩,就让张公子得空坐下了。
津玉只感觉内心突突跳得厉害。这是她头一遭和张易天离得这么近,还是他主动走过来的。缓了一刻,等张易天坐定了,津玉冲他低头行了个礼。
张易天冲她一笑:“王姑娘近来可好?”
“很好。”津玉讲完,两人就再无话可讲。津玉有些懊恼,刚不应该就讲这么两个字的。回问一声也无妨啊。就这么两个字,话题也给掐断了。她感受着他身上的气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