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看书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秦岭秘事》

88看书网(88kshu.com)

首页 >> 秦岭秘事 () >> 第九章 秦岭之乱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88kshu.com/71604/

第九章 秦岭之乱(2/3)

痛不欲生。他们从小是爷爷带大的。爷爷教给他们武艺,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爷爷送他们到外地读书、学艺。爷爷为他们娶妻成家,爷爷是他们一生的庇护。爷爷作为族长,大公无私,刚正不阿,勤奋努力。张氏家族在如此昏暗的朝廷和悲惨的年景下,依然兴旺发达,团结进取,这都是爷爷的心血啊!

张珩族长的离去成了兴元路张氏族人最大的悲伤。尽管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盗贼乘机横行霸道,但张氏族人得到消息后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回来,为老人送行。那些年龄大的张氏老人、太小的儿童、病中的男女和那些伤残的张氏族人不能够赶回来,送老人最后一程,但他们都通过各自的纪念方式,痛哭缅怀族长,追思这位伟大的长辈。

至正十一(公元1351)年农历6月11日,得到消息赶来的张氏族人、亲朋好友近万人,云集秦岭山中、云雾山下的桃花村,为张珩族长送葬,为老人祷告。由于受交通条件的影响,还有一大批人没有得到消息,无法赶回来的张氏族人和亲戚。

葬礼由张氏家族到场的部分长老主持。白花花跪倒一大片人,哭声震天。

元廷陕西行中书省接到密报,称秦岭山中桃花村有近万人聚集。害怕民变,陕西行中书省急令兴元路密切关注,防范民变。驻兴元路元军将军恩思康急忙带领2000官兵赶往褒河古栈道防范。

这天葬礼进行得很顺利。众亲人亲手捧土把族长安睡的楠木棺材覆盖,工匠们又忙着立碑,雕刻石狮等。

中午大家刚吃完饭,就有张氏执法队哨探来报,元廷驻兴元路将军恩思康率大军包围了出山的道路。张九爷听说后义愤填膺,说:“元廷残暴无道,害得百姓流离失所。我们张家历来做顺民,可先后遭人暗算。现在,早没有活路了。不如造反起义加入红巾军,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张建龙高声说:“我已加入红巾军,造反是迟早的事,迟反不如现在就反。”张晓林千户站起身呵斥道:“我们张家历来都是朝廷的忠良。老族长告诉我们何时都不要反对朝廷。我们一定要记住家训。元廷不明真相,断不敢冒然和我们动手。我叔父张亮是兴元路将军,他和恩思康将军很有交情,虽然他今天带兵在外没回来,但恩思康断不至于和我们张家动武。”张建虎也高声说:“爸爸刚过世,万不能再生事。”大姑父何浩说:“官府腐败黑暗,忠于他干什么?不如乘天下大乱之机,我们举义,替天行道,救民于水火。”

张氏族人第一次争论不休,有要起义造反的,有要遵守祖宗规矩的。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

这时,张月明手挥父亲的青月剑,站在戏楼高处高声说:“元惠宗昏庸无能,荒淫无耻。现在,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与其坐尔饿死,不如顺应天意、民意,起兵举义,为天下苍生拼命。”杨光达不知什么时候也站在戏台上,高声接到:“月明兄所言极是,我支持月明兄起义,我们要推翻元廷,重建汉人世界。”

张远山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的文文弱弱的二儿子居然偷拿自己的青月剑要造反。

张远山顾不上悲痛,飞身跃上台阶,挥手打了张月明一耳光,怒吼道:“张家决不能造反。族长临终遗言,张氏一族永远不许造反。你这个不孝子,太爷刚刚去世,你就要让张家不得安宁吗?”说完,张远山从张月明手里夺回了青月剑。

张月明依然高声说:“张家一天不如一天,就是愚忠的结果。顺应天下大势,为民鼓呼,死而何惧乎。”

张远山又要接着打张月明,被杨光达、张六爷等拉开。

张月明和杨光达跑下戏台,高呼:“要起义的跟我们走。”瞬间,一大半人跟随他们离去。

张远山想追也来不及了。想到儿子的安全,急令家人张洪把青月剑给儿子张月明送去。

留下的少半人见张月明造反走了,怕把祸事引到自己头上,也各找借口纷纷告辞。

张月明和杨光达一路招兵买马,第二天中午到达古褒河栈道出口,队伍已达六千多人。在栈道出口和元军相遇。

恩思康见一帮农民手拿各种武器向河口奔来,急忙站在高处命令擂鼓助威。等队伍到近处了,恩思康站在大石头上高呼:“来者何人?”杨光达说:“桃花店村民。”恩思康说:“听说你们给张珩族长送葬。我和张家历来交厚。我也很悲伤。张家历来都是忠良,你们回去吧。只要你们回去,我就不追究你们的责任了。”张月明说:“元廷没有一个好人。平时你们欺压百姓惯了。今日正好血耻。”恩思康问:“你是何人?”张月明说:“张氏族人,张月明。”恩思康说:“原来是月明侄儿,听你张亮伯父说,你在汉中求学,学问很高,写一手好字。方今朝廷正开科取士,你何不去参加考试,博取功名,却来造反?”张月明说:“朝廷无道,功名又有何用。你快让开道路,我们要夺取兴元路。”恩思康笑道:“娃娃,就你们这些农民,还想夺取兴元路。岂不可笑。”

恩思康不敢冒然动手,因为他知道张家在兴元路人口众多,害怕激起更大的民变。张月明和杨光达也不敢先动手,因为他们还没想到对付官兵的好办法。

双方都在僵持着。这时,从褒河上游,留坝镇方向来了一支农民起义军。他们偷偷靠近恩思康率领的元军,箭如雨下,射向元军。元军触不及防

状态提示: 第九章 秦岭之乱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