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洛阳有水(1/2)
贺兰敏之同样也没有留意到门口儿的那个背着麻袋的少年,甚至他都没有留意到街头巷尾的人对他的议论纷纷。
人,处的位置不一样了,自然而然的关注点就不一样了。即便是贺兰敏之也不能摆脱这个俗礼。现在他,或许更多的关注的是李治在想什么,武则天在想什么,七家五姓的人究竟还在算计着什么。但是他绝对不会在用心去观察街头巷尾一个背着麻袋的小子,究竟姓什么,叫什么,生活的如何。这就是身份地位上的巨大差距。
虽然同样是处于一个地方的人,却仿佛处于不同的世界。这就是阶级,一个无论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社会,在世界上总会存在的东西。
进了府上,第一件事肯定就是先巡游一下自己的将来的府邸。虽然贺兰敏之不甚喜欢这般的豪奢,而且也一定会对这种行为进行追究。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家,还是要看看的。不管是为了欣赏也好,还是为了安抚这么多对武家忠心耿耿的仆人也罢。最起码的是,将来不能在自己的家里都找不到地方吧?
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就不多说什么了。让贺兰敏之觉得惊奇,还甚为感到欣喜的是,院子的大花园里竟然有活水。要知道,在长安城中本来就缺水,即便是在皇宫中都没有活水网流。权贵之家想要在府中引活水,也基本上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
但是洛阳城不一样,洛阳城中的水渠甚多。而且处于中原,本就不是缺水之地。往府中引活水,也算是权贵之家的一项景色。这涓涓流淌的清水,确实是让人感到赏心悦目。和一滩平静的死湖不是一个概念的。
细细的看上去,里边儿不光有平日里早就已经看腻歪了的锦鲤。还有一些没有可以阻拦,顺着水流进了院子之中的青灰色的小鱼。这个时候看上去,却是比锦鲤更多了几分生趣。
看着贺兰敏之仿佛对着一条小溪和旁边儿的湖水有兴趣,武忠赶紧说道:“少爷喜欢,赶明儿啊小的在让人多给着水里头弄点儿鱼虾”
“忠伯,不用麻烦啦!久在西北,长安居住。那边儿缺水,家里看着的都是死水儿。看腻了没有一番生趣,这到了洛阳城就是图个新鲜劲头儿。不过这水是从哪引来的啊?”
即便是洛阳城水再多,那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消瘦的起的。引水进府,打通渠道,沟通官府,修筑两侧,汇进大湖,最后在流出府邸。这每一项都不是简单的工程。
而且,不光光是引水进府。光是这修筑府内的美景就肯定是请了著名的工匠来弄了。修的是极为别致,旁边儿有假山,亭子,周围有鲜花,绿树环绕,端的是雅致的很。
“少爷不久在洛阳城,不知道咱们履顺坊的事儿再正常不过了。咱们府里边儿这水啊,从漕渠引来的。咱们洛阳啊和长安不一样,洛阳多水。从北边儿,谷水洛水流入城中。其中谷水分支被宫城引走,然后就直接汇入主城渠中了。但是谷水分了漕渠,漕渠引水方能到了咱们履顺。”武忠一看就是在洛阳城呆了不知道多长时间了。这里的一砖一瓦恨不得如数家珍,说的是头头是道啊。
“那这漕渠的水量大吗?”贺兰敏之其实也很纳闷儿。自从来了唐朝之后,他很少去往别的城池。不能够想象这大唐人的城池中有这么大的水,是如何治理的。
“漕渠的水可是不下,咱们这儿啊离北市近,若是您往北市去就能看见了。这来来往往走水路进北市的,都是从漕渠出。平日里这商队还经常往来,热闹着呐。等哪天儿您得闲儿了,让小儿跟着您,去瞅瞅。”
说着,伸手朝着后边儿一搂,武平就被他搂过来了。别看老爷子岁数不小了,可是这力气可是不减当年。武士彟身边儿跟着的老仆人,都是当年上过战场,经历过隋末战乱年代的。手上功夫都是有的,往往也带着点儿军队习气。儿子都这么大了,伸手还能一搂脖子,可见老爷子当年也不是善茬。
然而贺兰敏之还没说话,武平先说了:“爹,您这是糊涂了。少爷不是来了信说了,如今已经是正四品往上的高官了。怎么能去市里呢?三教九流,杂乱非常。平白无故的给人留下话柄。”接着朝着贺兰敏之一拱手:“少爷,父亲他年纪大了,有些事情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了,您别见怪。”
武忠也反应过来,赶紧说着:“是是是,小的忘了这个事儿了。当年的时候他没这个规矩,少爷见怪。”
唐朝的朝廷有这么个规矩,五品以上的官儿不让出入集市。你说下了朝了,觉得饿了顺便儿路过,您骑着马就进了市了,顺手买个烧饼拿着就吃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若是被御史言官看见了,在皇上面前参奏一本,这叫做失仪,这是罪。而且还不是一个小罪,若是严重了,或者是在朝中没有势力的,光是这个罪过就足够你罢官免职的了。
“无妨无妨,多大个事儿啊。不过刚才忠伯说了北市的热闹景象,我还真是想见识见识。这回儿有两天假,赶明儿我休息过来,你带着我过去瞅瞅。不进去不就行了?”武平赶紧的应了一声。
贺兰敏之走整整一个院子,到后花园的时候,已经将近过了半个多时辰了。就可想而知这个院子有多大。到了这会又看了看水,看了看鱼。一路舟车劳顿的也实在是有点儿累了。
“行了,今儿就到这儿吧。我先回去休息休息,晚饭早一点儿,今儿忠伯和武平也一起过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