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喧闹的夜(1/3)
法国,勒阿弗尔。
这是一座位于巴黎西北约300公里处的海港,海峡正对面就是英国的海滨城市布赖顿。
布赖顿与勒阿弗尔之间的海峡宽约60海里,水流较为平缓,很适合大型船队南北横渡。布赖顿距离伦敦、普斯茅斯和多佛尔均只有70-80公里,加上拥有大片的沙质和石质海滩,因此英国人将这里当作英格兰南部除多佛尔之外的又一个重要反登陆区域,德军也一直在考虑在此登陆的难度和可能性,并在11月底就将勒阿弗尔与布赖顿之间的水雷清扫一净。
1914年12月18日晚上7时,当德国柏林名为“同盟万岁”的晚宴正式开始的时候,驻泊在此的德国公海舰队第二分舰队正在缓缓驶出港口。这支分舰队的主力是10月新服役的国王级战列舰“边境总督”号、恺撒级战列舰“阿尔伯特国王”号和“路易特波尔摄政王”号、赫尔戈兰级战列舰“图林根”号、拿骚级战列舰“威斯特**”号、布伦瑞克级铁甲舰“黑森”号、“布伦瑞克”号、“阿尔萨斯”号、新近修复的战列巡洋舰“冯.德.坦恩”号以及重型巡洋舰“布吕歇尔”号。这次出航的除了上述主力舰之外,还有7艘飞艇、5艘轻巡洋舰、18艘驱逐舰和9艘大型扫雷艇作为辅助战舰担任侦察、反潜和扫雷任务。
在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第二分舰队出航后,勒阿弗尔东郊的德国飞艇基地也忙碌起来。十几艘涂着灰色涂装的大型齐柏林飞艇通过缆绳系留在贴近地面的地方,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块块巨大的云朵。
地勤人员忙着做飞艇升空前的准备工作,当几队背着步枪和大背包、裹着大风衣的士兵依次登上那些飞艇的时候,他们只是在匆忙中瞟了几眼,最近不分昼夜的空降训练对这里的人们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了,因此也没有人注意到这些士兵隐藏在风衣大帽下的脸庞上那种严峻的神情。
大约两个小时之后,地勤人员松开了系在飞艇上的缆绳,庞大的齐柏林飞艇一艘接着一艘升空。在阵阵微弱的嗡嗡声中,这些飞艇转向朝正北方飞去。对于艇员们来说,他们这次要去的地方并不陌生,一周数次的轰炸使得他们对英国南海岸的许多城市都了如指掌,不过这次他们要投下的不是炸弹,而是这些奇怪的士兵。
在其中一艘标号为l-27的海军飞艇上,二十三名士兵在飞艇吊舱两侧端正的对视而坐,另外5个艇员不时好奇的打量这些奇怪的士兵,但是每个人都得到命令在抵达目的地前不得与这些人交谈。
“大家检查一下各自的装备,然后抓紧时间休息,距离目的地还有大约两个小时航程!”说话的看起来是这群人的军官,他们的黑色风衣让人无法通过军装辨认他们的军衔。
士兵们依旧没有人说话,他们默默的整理一下行囊,接着便开始闭目养神。这些人的步枪都装在一个黑色的大套子里,不论上艇前还是上艇后没有一个人将套子打开,对于步枪特别熟悉的人才能从它们的长短上发现这些并不是德军制式武器的毛瑟1898,而是英军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不光是步枪,这里每个士兵还配备了一把英军制式的威伯利左轮手枪。
这个时候,之前出发的舍尔舰队已经驶到了海峡中央。42艘大小舰只以15节的中等航速呈三列纵队前进,装备声纳和深水炸弹的驱逐舰分布在舰队前后左右,负责为中央的战列舰队保驾护航。在德国海军扫雷规模越来越大、投入舰只越来越多之后,英国海军的水雷生产和部署已经跟不上德军扫雷的速度,因此英国人只好把一半以上的潜艇调来保护南部各港和骚扰出没于英吉利和多佛尔海峡的德国舰艇。
在舍尔舰队最前方的是6艘标准级驱逐舰,这些哥尼斯堡船厂建造的驱逐舰也是最早接受改装的一批舰艇。当俄国加入同盟国之后,波罗的海舰队只留下几艘可怜的巡逻艇和炮艇,驱逐舰以上的舰只全部调往北海区域。
驱逐舰“齐藤”号的声纳室里,几个水兵头戴听音器聚精会神的监视着海面下的情况。目前德国驱逐舰上一般装有2-4部声纳,包括被动声纳和主动回声测距声纳。被动式声纳主要搜索来自目标的声波,其特点是隐蔽性、保密性好,识别目标能力强,侦察距离远,但不能侦察静止无声的目标,也不能测出目标距离;主动声纳则可以弥补被动声纳的这一缺点,但主动发射声信号容易被敌方侦听而暴露自己,且探测距离短。正常情况下德国的被动声纳探测距离约2海里,而主动声纳就只有1海里了。
“长官,有情况!”一个水兵忽然喊了起来,值班军官随即接过他的听音器,对于这些接触声纳的时间还很短的德国海军官兵来说,弄错目标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因此军官在仔细听了半分钟之后,才确定那是一艘潜艇发出的噪音。
“1号声纳继续监视,2号声纳尽快计算出目标位置!”军官说完之后便拿起旁边的电话,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舰长。
“不会又是我们自己的潜艇!”
想起这个问题,包括“齐藤”号的舰长在内的众多德国驱逐舰官兵就非常郁闷,声纳虽然是一种非常好的工具,但目前它们还没有办法主动识别敌我方目标。为了防止误击的发生,德国潜艇的艇长们被告知一旦发现附近出现水面舰艇,则通过有节奏敲击艇壁来发出特别信号,装备被动声纳的德国水面舰艇就可以得知它们是自己人。这样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