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造把反[中](8/9)
。与石达开配合大破曾国藩水路军。
湘军将领罗泽南叹息说:“九江并不大,梅花洲更是一个小城,攻取应该很容易。但我军一到城下,长毛就旗举炮发,盔甲鲜明,让人望之气馁。”
曾国藩逃走南昌,大将塔齐布统军围攻九江。
林启容对手下将士说:“曾妖头被打得屁滚尿流,塔齐布何足道哉?早晚让他死在我手里。”
塔齐布久屯坚城,心有愤恨,吐血而亡。
湘军无功而返。
林启容为了加固防守,在小池口建筑新城,密排炮位。
湘军周凤山部再围九江,仍然占不到便宜。
天京内讧,天国风雨飘摇。
曾国藩认为时机已到,就写一封信给林启容,说:
你是杨秀清的亲信,如今他被干掉,你一定很不安。
林,你将面临三个危险的敌人,一,北王韦昌辉;二,新归顺但不稳定的杂牌军(花旗营);三,城外清军。
你死了,岂不哀哉!
倘若你剃发投诚,立功赎罪,我当奏明皇上,保你升官发财。
想一想。
难道张嘉祥不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吗?
林启容接信大怒,撕碎骂:“这老妖敢挑拔离间,瞎了狗眼!”聚集米粮,做好防守的准备。
1857年清军杨载福、李续宾统水陆兵团陈兵九江。
激战六昼夜,死伤累累。
引军败退。
清军改变策略,变强攻为长期围困。
掘壕三十里,三面合围。
由于武昌沦陷,石达开出行又撤走了安徽境内的所有精兵,九江得不到任何策援,已成为一座孤城。
林启容向天京求援,洪秀全没兵可派,只好封他一个“贞天侯”的头衔。
10月,杨载福、彭玉麟攻破江北小池口、湖口、梅家洲,用水师封锁江面,完成了对九江的最后包围。湘军不分昼夜,轮番进攻九江,而太平军则在激烈的战斗中损兵折将,得不到补充,九江危在旦夕。
林启容积极组织军民抗战。
1858年(咸丰八年)5月,一个对九江地形很熟悉名叫洪炳奎的内奸,向清军献计:
九江四面多石坚不可破,但东门一带如腹胁,可通地道。
于是李续宾命令部队加紧攻城,一方面由他亲自督工,从东南方向秘密开挖五条地道。其中三条遇上了地下河水,有两条地道则成攻地挖到了九江城下。
湘军爆破成功,轰坍东南门十余丈。
太平军背靠城墙,集中火器抵御,杀退登城的清兵七百余人,依然坚守九江城。
清军水陆十六营倾巢出动,攻打四门。
埋在地道中的火药再次爆响,砖石横飞,“轰城百余丈”,九江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大缺口。杀红了眼的清军一拥而入。
林启容率太平军坚持巷战。
一霎时九江城内火焰四起,杀声震天。
经过了两个多时辰的血战,林启容部一万七千余将士全部殉难。
湘军派人寻找到林启容尸首,枭首示众,并剖开他肚子、将尸体切割成一寸见方的小肉块;对支持太平军的九江百姓悉数杀掉。
《平定粤寇纪略》载:
“久在戎行者言,得城杀戳之重,无逾是役。”
风雨飘摇
1858年,天京上空阴云笼罩。
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复建,威胁天京。
韦俊放弃武汉,湖北尽失;东线湘军又攻占湖口、九江,林启容部全军殉难,江西动摇!
天国内部“朝中无将,国中无人”,军心涣散。
洪秀全不得已恢复五军主将制,提拔了一批年轻将领:
封陈玉成为前军主将,李秀成为后军主将,李世贤为左军主将,韦俊为右军主将,蒙得恩为中军主将兼正掌率。
——蒙得恩又名蒙得天,因谄媚和全心全意地支持选美,深得天王宠信。
7月上旬,年轻的后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在安徽枞阳镇召开军事会议。
李秀成分析形势,认为浦口之江北大营切断交通,对天京造成极大压力,决定联合作战、端掉江北大营。
会后陈玉成、李世贤、吴如孝部二万太平军由潜山、舒城向庐州推进。
击败清将麟瑞、萧开甲部。
进占庐州。
李秀成率军由滁州,来安向浦口运动,部将有陈坤书、吴定彩、苏招生、谭绍光、陆顺德,兵力不足五千人。
陈玉成攻占庐州后,即率主力直趋滁州,9月,抵乌衣镇一带与李秀成部会师。
集中了几万军队。
陈玉成进军浦口,与江北大营对峙。
钦差大臣德兴阿由浦口派兵攻取乌衣,太平军奋起迎战,大败清军,歼其三千人。又乘胜向小店发动进攻,打败了江南大营来增援的总兵冯子材。
26日,陈玉成、李秀成督军冲破清营,直下浦口,会攻德兴阿大营,九洑洲太平军也渡水赶来助战,毙敌一万多人,烧毁清军的全部营垒。再次踏平江北大营。
德兴阿率残部逃往扬州。
陈玉成部将吴定规留守庐州,朝廷遣将军都兴阿、李续宾率军支援安徽。
李续宾步伐迈得很快,一路小跑,连陷潜山、桐城、舒城,于11月3日率兵六千进抵三河镇。
三河镇地处水陆要冲,为庐州南面屏障。
吴定规向陈玉成告急。
陈玉成、李秀成率兵星夜兼程,赶至三河镇,在金牛镇白石山之间连营数十里,截断湘军退路。
李续宾骄
第8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