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喀秋莎攻击(1/2)
: 青云大陆的整个秋天,整个大陆最强的兵力都在自南向北移动。> 紧跟其后的是楚国北伐军,他们却并没有跟着宋国四散。除了挡路的一面,北伐军目标明确,就像一柄黑色的利剑,直插向宋国最后的腹地:宋都汴梁。
无可阻挡,也无力阻挡。沿途之上,大批宋兵投降。意志坚定、依托城池防守的宋军将领并非没有,但是在空陆并进、内城开花的楚军战术前,他们的抵抗分外无力。
而在南方,吕宁率领的楚国南征军团仍然在依托防御阵地逐次抵抗,缓缓后退。
自从银川防线突破,宋军大败的消息传来,越国大都督周子微彷徨一夜,第二天却下了死命令,让越军不计伤亡代价,全力冲击楚军防御。务必要在宋国彻底完蛋以前,攻陷南绣。
宋国枉自拥兵一百五十亿,却在不到自己三分之一的楚军面前,犹如待宰的猪羊。但是就算是猪队友,也不能不救援。
周子微很清楚,一旦宋国灭亡,凭证已经元气大伤的越国,是无法抵抗接下来楚国的全力进攻的。
在八十多亿越军的全力猛攻下,楚国南征军果然显示出颓势。毕竟南绣防线上的楚军仅仅是越军的十分之一。就算吕宁把地势之利发挥到极致,也只能不断后撤。
“进攻!全力进攻!只有击破南绣,才能牵制楚军,才能救宋国。只有救宋国,大越才能自救。”周子微不断催动军马,夜以继日地进攻。
为了督战他甚至将中军前移,搬到了离前线不到二十里的地方。
在大都督身先士卒地激励下,越国军队斗志昂扬,步步紧逼。只用了十天,就彻底填平了吕宁花费半年时间挖的所有坑。>
这十多天以来,吕宁让部队不要硬拼,保存实力,不断后撤,表现出努力挣扎却力不能支的态度。这让手下的将领们颇为不解。
楚国南征军此前半年辛苦布置了一道道钢铁防线,如果依托这些防线强烈抵抗。楚军有把握将越军的前进速度拖慢三倍,同时让两边的战损比保持在1:3,甚至1:5。
但是战至今日,楚越战损比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20。也就是说,每战死一个楚兵,就会有二十名越国战士陪葬。
如果南绣前进防线厚度是现在的一百倍,用这个策略说不定能把越国的所有精锐全部交代到这里。
而实际上,打到现在,越国军队虽然损失了接近三亿人,却已经离南绣城墙不到五十里。
一旦失去战略纵深,让越军兵临城下。没人相信凭着七亿战士加上一道城墙,能够抗衡连战连捷的八十多亿越军精锐。
可是吕宁似乎并不在意。他大手一挥,让左右两路尽量坚守,中路防守则经过“激战”再度向后撤退二十里。整个防线变成了一个内凹的半圆。
这个内凹其实很早就开始逐渐形成了。经过巧妙的设计,每次防御战下来,总是中部阵地首先被突破,两翼只好逐次后退。
攻击次数多了,越军确信中路的楚军统帅要比两翼弱一筹,自然将攻击力更加集中地倾注在了楚军中路。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最终一个半包围圈悄悄地形成了。包围圈的中心,正好是越国统帅大都督周子微的指挥中心。
吕宁的谋划终于来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刻。他猛地一拍桌案站起来,大声道:“喀秋莎,攻击!”
喀秋莎火箭炮,这是顾闻发明的,给吕宁留的杀手锏之一。这种射程超过二十公里的强大科技武器,从开战以来,就一直被吕宁雪藏。
只有吕宁才知道这种武器的骇人威力。如果从开始就将喀秋莎用上,专门轰击越国的投石机阵地,估计越军的进度最多只有现在的一半。
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统帅,吕宁却一直隐忍,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毕其功于一役。
此刻,正是时机。
随着一声令下,中、左、右三军的阵地后方,草绿色的伪装网被掀开,露出了喀秋莎火箭炮的真身。一束束黑森森的炮管在夕阳下发出幽幽的蓝光。
三个阵地,三千门喀秋莎,每门二十四根炮管。一声令下,六万八千座火炮一齐发出了骇人的咆哮。
一瞬间整个天空被数万条白色的弹道烟痕所笼罩。在震破耳膜的尖啸声中,密如飞蝗的炮弹在空中布成了一个巨大的扇形,向圆点飞射而去。
自从越国中军前移以来,大都督周子微总有一些心惊肉跳的感觉。
北方袭破银川坚城的齐柏林飞艇、集束手雷和重磅炸弹让周子微心生警惕。
虽然中间隔着楚国,周子微却对宋国大元帅刘步芳知之甚详。这位地位跟自己近似的宋国统帅并非等闲之辈,在宋国可是首屈一指的名将。
然而转眼之间,这位名将就败了,败得如此之凄惨。不仅损兵折将,自己也身负重伤、一蹶不振。据说宋国朝臣弹劾刘步芳的奏章已经堆满了内阁。
同病相怜的周子微不得不小心谨慎。他在中军外圈深挖地道、清除了一切看起来诡异得异物,同时布置了大量的强弩部队,以防备来自天空的楚国飞艇的攻击。
一切布置妥当,周子微不妥的感觉却越来越强烈。历年征战,这种感觉让周子微一次次化险为夷。但没有哪一次像现在这么剧烈。
周子微猛地站起来,不顾大帐里监军御史萧别和一干将军惊愕的神情,大步走出营帐,高喊道:“速速备马,中军后撤。”
马夫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