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天崩地坼(十六)(1/2)
第二百一十章:天崩地坼(十六)
在确认岸边安全之后,贺腾骁下令所有船只向岸边靠近停泊。
津门卫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地方,津门卫地处京师城以东,是京师城的通往渤海的咽喉要道。太宗时期,海漕兴盛,津门卫成为南北海漕的一个重要中转枢纽。
从江南地区海运京师城的漕粮全部都要从津门卫经过。津门卫的规模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那时候的津门是北方少有的商贸繁华之地。在极盛时期,津门卫商贾云集,商船往来如梭。
津门卫成也海潮败也海漕,津门卫因海漕而兴,同样也是因海潮而废。
随着朝廷重新疏浚大运河,供给京师城的粮食改由大运河解运,海漕被禁止。依靠海漕兴盛的津门卫很快衰败了下去。商贾见津门卫已经无利可图,纷纷离开了津门卫。
津门卫陷入了萧条之中。不过由于津门卫控遏京师城到渤海的出口,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后来的几任皇帝没有重开海漕之意,但却将津门卫打造成了一座军事重镇,以屏护京师城。
津门卫的军民很热情,早早地在海岸边等待这支勤王军队靠岸,希望能够一睹这支勤王军队的风采。
骁骑营的名号津门卫的军民也有所耳闻,津门卫的军民多多少少对勤王的军队还是有些了解的。各地的镇军收到勤王的诏书之后必须火速前往京师城勤王,否则将以谋反之罪论处,勤王也是镇军的一大义务之一。
骁骑营是辽东四大世家的私兵,不属于镇军的编制范畴,也没有勤王的义务,他们可以选择勤王也可以选择不勤王。
除此之外,贺腾骁的勤王军队还有一点和其他部分的勤王军队不同。那就是贺腾骁的部队是唯一走海路到京师城勤王的军队。
贺腾骁抵达津门卫之后,辽军和各蛮夷部族组成的联军已经向京师城方向进攻有些时日了。
在辽军刚刚破关的两天之内,辽军捷报频传,短短两天之内辽军便攻克了密云、潮河所、内密云、遵化、石门、蓟州等军事重镇。
随后的几天辽军的攻势便没有之前那么顺利了。随着秦军的渐次回到了关内阻击辽军为首的蛮夷部族联军之外,当地的守军也反映过来顽强抵抗辽军为首的满意部族联军进攻。
辽军的攻势稍缓,到了贺腾骁到津门卫的这一天,辽军的进展还不是很大。完颜圣聪一路的辽军阻击在三河一线,而三河后面便是北通州城,北通州城后面便是帝国的首都京师城。
完颜海涯一路辽军的情况和完颜圣聪差不多,完颜海涯所部的辽军北阻击在了怀柔。
“贺将军。”津门卫县令刘述态度颇为暧昧,贺腾骁也心知只不过是表象,现在刘述有求于贺腾骁才叫贺腾骁一声将军。
大赵重文轻武,文人对武人有着先天的优越感,打心眼里看不起武人。莫说是贺腾骁一个四品营将五官,就算是一个正三品的参将,一个七品的县令都未必把参将放在眼里。
出了辽东,贺腾骁就是在异地作战,和在辽东不同,贺腾骁在异地作战是没有一点基础。当地的地方官是肯定不能得罪的,贺腾骁有需要他们的时候。
“腾骁有罪,劳烦县令大人远迎,该死该死。”贺腾骁很客套地对刘述说道。
刘述上下打量了贺腾骁一番,很早便听闻贺腾骁年轻有为,没想到贺腾骁年轻竟然,年轻到这种程度。
“本官津门卫县令刘述。”刘述朝贺腾骁拱手一揖,算是做了自我介绍,“贺将军真个是年轻有为呐,这么年轻的将军,本官还是第一次见。”
刘述年纪不小拍,看上去有四十多的样子,虽说年纪不小,不过在这么官员里头,能在四十岁当上县令的说不上官运亨通,也论不上仕途坎坷。也算是属于中规中矩的那一类官员。
“腾骁初次入关,人不生地不熟,日后少不得劳烦打搅刘县令。”正说间,贺腾骁变戏法一般讲一块金子塞到了刘述袖中,刘述正要推迟,贺腾骁执意要刘述收下。
刘述在矜持地推脱一阵之后,才勉为其难地收下了贺腾骁的金子。
笼着袖袍内沉甸甸的金子,这枚金子只怕有三十两左右重,本朝黄金兑换白银的比例差不多是一两黄金兑换十两白银。
三十两黄金也就是三百两白银。三百两白银不是一个小数目。刘述一个七品县令每个月的俸禄折合成白银市白银二十两,他的俸禄也就是一年二百四十两,也就是说,这枚金子比刘述一年的正当收入还要多。
刘述心想,这塞外的武将什么时候也出手这么阔绰了?一丢就是他一年的俸禄。
“哪里,哪里,本官的分内之事。”刘述笑道,刘述收受了贺腾骁的金子,对贺腾骁的印象愈发好了,这个武将倒会做人,“贺将军不辞辛苦,从辽东赶到京师城勤王,实属难得。”
寒暄之后,贺腾骁便不再和刘述废话浪费时间,直接对刘述说道:“只怕末将现在就要劳烦刘县令了。”
“将军但说无妨。”刘述的很痛快地说道,“只要是本官能够做到了,本官一定满足将军的要求。”
“第一,末将需要在大沽镇设置一个商社,名义上是商社,实际上就是末将所部勤王军的后勤军需补给地。”贺腾骁说出了他的第一个要求。
设置后勤补给基地是重中之重,贺腾骁不敢马虎。这一点施家的人已经和刘述打过招呼,刘述没有犹豫纠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