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馆陶(2/3)
,便赶忙抱着书卷来到长寿殿前时,只见宫女结队悻悻而去,远远瞟见一抹瑰丽的身影,想必那人便是当今圣上的生母——王太后。进殿时,太皇太后正在气头上,一旁芦月姐不断地安抚纾解着。
“太皇太后您莫要恼了,陛下他不是也改了许多了吗?现在拂逆太皇太后您老人家意思的事情也越来越少,还不是事事都顺着您来的。”芦月忙给老太太顺气道,许是服侍得久了,总是摸得准太皇太后的脾性,老人家也总是吃她的哄的。
“你不要为他说话。”太皇太后佯装愠怒,冲着芦月姐轻呵了一声:“我那个忤逆孙儿,他在前朝干的那些好事,真当老太婆我什么都不知道吗?那个卫绾虽然自己知趣地走了,可是却多了一个赵绾,还有那个王臧。”
说罢,她原本已朦胧混沌的眼中闪过一丝嫌恶的光芒,又恨恨地说道:“这两个儒生更加是不知收敛,成日在皇帝面前妖言蛊惑。这偌大的王朝可不是他棋盘上的棋子,随他摆布的。你说,这让哀家怎么放心前朝的事情。你瞧瞧,都有几日没来给我老太婆请过安了,他母亲倒是知道不好意思,天天来我这坐坐,可你瞧瞧他,把祖宗的规矩全都忘了吧。”
“太皇太后您别这么大气,我改明儿就跟陛下宫里的说,叫陛下多来看看您老人家。”芦月姐忙轻轻抚了抚太皇太后的后背,不动声色地把话题引向了我:“您看您想孙儿就直说嘛,发着一通火,把阿鸾吓得都不敢念书了。”
我刚刚才到,一脸无辜,用眼神示意芦月姐我并没有,却不想被太皇太后一把抓住了我的手。
她的掌心温暖宽厚,熨帖着我的手背,稍稍用力将我向她的身边拉了一拉,对着一旁的芦月姐说:“丫头我问你,阿鸾丫头她长得是什么模样?”
芦月姐望着一脸惊慌的我,不禁笑了,轻声答道:“明眸皓齿,沉鱼之姿。”
“你说的可当真?”太皇太后那原本混沌的眼眸忽然像是拨云见日了一般,唇边的笑意荡漾开来,轻轻拍了拍我的手背:“像这样好的丫头,就应该跟着彘儿那小子身边。哀家这样的身后老妇说的话他听不进去,哀家给他绸缪的良将功臣的劝解他也听不进去。这孩子就是倔强,从小我便看得出。他和他父皇帝一个模样,他父皇若不是身子不好,为免动怒平日里对谁都是温言厚语的,可心底里却是个定有主意的。为了给他的儿子铺好前路,把三朝元老的周亚夫都除去了。他就是看好他这个儿子有着和他一样倔强的脾性,定能将他被身体拖累着一生无法抒发的志向都一一推行开来。对哀家给他安排的这些朝臣,他是多么的不屑一顾,操之过急地想要培养自己的小势力,招揽了一批乌合之众来妄议国事。”
说罢转眼对着我一笑:“可是啊,若是有一个漂亮又明理的小姑娘,能侍候在他的身边,成日为他诵读这些黄老之言,也说不定,他当真会听得进去呢?”
这话惹得芦月姐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也惹得我心里慌乱,一时间摸不清虚实,脸却不知道怎么就红的一塌糊涂,忙说:“太皇太后,您别这么说,阿鸾哪里也不去,只想陪着您,跟芦月姐姐一起侍候您。”
我此话一出,倒惹她们俩都笑了起来。
我才知,她们俩是逗我的。
“哀家才不舍得你去那个臭小子那里受苦呢。要是让阿娇那丫头知道哀家亲点了一个婢女给皇帝送去,她和她母亲非得闹死哀家不可。哎这对冤家啊,当初也不知是不是错了,乱点了鸳鸯谱……”她的眼神变得有些悠远,似乎回想道了久远的事情,轻轻地拍了拍我的手背,脸上的笑意渐渐淡了:“上辈子,不知是谁欠了谁?”
正说着,门口又侍女快步进殿行礼,禀报道:“太皇太后,常侍郎,东方朔,东方大人求见太后。”
“东方朔?”太皇太后糊里糊涂,想了半晌才回过神来:“皇帝招的那个最会弄些离奇事情,射覆又极准的郎官啊,升得倒是快,现在都是常侍郎了啊。怎么来求见哀家做什么?”
“东方大人说,眼下夏末已过,夏暑已歇,怕是要择良辰,起圣銮返回长安了。求见太皇太后就是想把拟定的几个返回帝都的良辰吉时,来与太皇太后瞧瞧,顺便商议祭祀宗庙的相关事宜。”
“怎么这些事情现在都是由他负责了吗?倒是会做事的,还知道来与哀家商议,”太皇太后眯着眼睛朝着眼前虚晃的人影摆了摆手:“叫他进来吧。”
我闻声也赶忙抱起桌上的案牍,起身行礼躬身告退。
刚刚踏出了殿门,便正好碰上了在殿门外久候了多时的东方大人。
我赶忙向他行礼,抬起头来却发现他却用一种古怪的眼神打量了我一番,转身轻声叮咛了一句:“姑娘稍等东方一二。”
说罢便拂袖进殿去了。
我抱着书简也不敢离开,不知他是否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向我交代,在殿外久候了多时也不见东方先生出来。
百聊无赖间,只瞧见廊桥那边浩浩荡荡的一群宫人朝着殿门而来,仔细一看,才发现为首的是一位衣着锦绣华丽的美妇人,那队人马愈来愈近向着长寿殿气势汹汹而来,阵势也极其浩大,吓得我赶忙埋下头去,跪下身来恭迎大驾。
那队人近了,我跪在地上,深深把头埋下来,只瞧得见那华美的裙角路过我的眼前,忽然对着面前的人道:“怎么,母后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