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北征回朝(1/2)
北征军回朝那日,晴空万里无云,镐安皇城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金辉夺目,气势恢宏。城头上,大周的旗帜的风中猎猎作响,与远处飘扬的帅旗遥遥相望。
此时的东玄门前,依仗规整,华盖飘飘,宣帝率领百余名文武百官亲自迎接胜利之师的回归。官道的两侧,是朝安城自发聚集的平民百姓,男女老少手里皆捧着鲜花美酒和水果,在此等候保家卫国的英雄回家。
沈从云骑着黑曜马,身上的乌金盔甲闪着冷冷寒光。北征军昨天连夜抵达京城,他号令三军将士在城外十里驻扎,今日一早才开拔入城。远远的望见君王百姓,家乡父老,所有人脸上既有自豪,又有悲壮。古来征战几人回,总是血骨换功名。没上过战场的人永远不会明白,鲜血喷涌的那一刻,对家的渴望燃烧得有炽热。然而,家和亲人近在咫尺,他们还不能相拥着哭泣,君王在前,皇权的威仪大过于一切。
宣帝嘴角含笑,望着离自己越来越近的北征军。没有人注意到一群孩子蹦蹦跳跳而来,人群中响起一首清脆的童谣:周有沈家郎,代代是忠良,仁义鞠躬尽,护国北征忙。民心万千向,寇贼枪下亡……
百姓们与天子的仪仗队伍之间隔着一定的安全距离,童谣声随风飘来,断断续续的听得不甚清楚,不少文武百官的注意力都被童谣声吸引了去,宣帝也侧着耳朵听了一会,问道:“众爱卿,可听清楚在唱什么?”
杨开化作为百官之首站在宣帝的左后方,他上前一步,俯首回答道:“启禀皇上,像是一首童谣,我大周朝国泰民安,四海臣服,全赖圣上英明神武、统治有方,想必是百姓们拥护爱戴您,因此作童谣传唱呢!”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纷纷附和,宣帝心情大好,点头称赞。
有臣子谏言:“皇上何不传召一人过来吟唱,这样既可让拥戴您的百姓一睹圣颜,又可让臣等也好生虔听。”
宣帝亦觉得是个好主意,吩咐道:“王怀德,传朕旨意,让他们走近来唱。”
德公公领旨,不一会,就有侍卫领过来一个十来岁左右的小男孩,小男孩看起来颇为机灵,见到宣帝还像模像样的磕了个头,也不害怕。德公公问他方才唱什么童谣,他摇头晃脑,认认真真很完整的唱了一遍:“周有沈家郎,代代是忠良,仁义鞠躬尽,护国北征忙。民心万千向,寇贼枪下亡,不识宇文帝,当敬沈家郎。”
宣帝刚开始还频频微笑着点头,听到最后一句,笑容渐渐凝结在脸上,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文武百官一听,这唱的不是宣帝啊,敢情刚才的马屁都打脸了,个个都有些尴尬,索性全部闭嘴,当起了哑巴兼聋子。
德公公知道皇帝这下不高兴了,挥挥手叫侍卫们带男孩下去。宣帝的脸色愈来愈沉,恻恻的说道:“好一个不识宇文帝,当敬沈家郎,朕的子民眼里都快只有沈家郎,忘了这天下姓宇文了!”
宁国侯沈从云率将领骑行至东玄门百丈外,翻身下马,引马步行至宣帝仪仗前,跪拜在地,一字一顿的说道:“臣北征军兵马元帅沈从云,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帝一敛冷漠缓步向前,扶起宁国侯,和颜悦色的说道:“沈爱卿辛苦了,朕在太极殿设宴,为沈爱卿及众有功将士接风洗尘。”
沈从云揖谢道:“臣代表三军将士多谢皇上赐宴,皇上万岁万岁万岁。”又是一阵欢呼声响起,三军将士在沈从云的号令下齐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激昂之声响彻云霄。
太极殿内,笙箫齐鸣,悠歌漫舞。宫殿的上首处摆放着三张桌椅,正中间坐的是宣帝,左右两侧分别是皇后吕莺莺与新晋为如嫔的沈如霜。如嫔今日穿得是一套丁香色拖地宫装,裙摆宽大逶迤,优雅华贵,头上戴的是皇上前几日才赏赐下来的鎏金红宝石头面,举手投足间,流光溢彩,好不耀眼。
按理说,后宫中位分高、资历深的妃嫔尚有好几人,本轮不到她出现在此庆功宴上,但华妃推说身体不适不宜赴宴,瑶嫔要哺育年幼的三皇子,皇上说此次庆功宴的主角是宁国侯,还是其女如嫔赴宴的比较合适,所以,荣嫔、秀嫔等纵有再多不忿,也只能放在心里,看她一顶步撵,华丽丽的陪皇上去赴宴。
酒过三巡,宣帝开始lùn_gōng行赏。将领们坐在下首,神情激动,他们大多数都是行伍出身,投靠在三军麾下,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一点一滴的累积军功,除了保家卫国,内心都渴望挣得功名,从此改写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大周朝建立之初,圣祖以军功论爵封赏,积极涌现了一批如吕常卫、沈寅、马超等开国猛将之流,虽已历时三朝,但其子孙后代仍享福荫。既有珠玉在前,无怪乎将士们上阵杀敌奋勇争先、无所畏惧。
封赏通常是由低往高,德公公拿着明晃晃的一卷黄绢,娓娓念道:“北征军先锋营常乐,封从五品怀远将军,赏白银一千两、锦缎十匹。先锋营袁季重,封从五品翼卫将军,赏白银一千两、锦缎十匹……北征军副帅董泽……”
听到董泽的名字,德公公声音明显一高,刚才还在举杯畅饮、互相庆贺的将领们全部都安静了下来,此次北征军中,若论军功,当属元帅沈从云治军严谨、统领得当为第一,先锋营将军曹禺勇猛杀敌、冲锋陷阵为第二,中军大将军杨易夫横刀立马、所向披靡为第三。刚才封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