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大手笔筹建庄园(1/2)
手里既有了田地,吴青就想着把庄园置起来。
话说那一日为了制些‘卫生巾’预备着,吴青特意在街市上买了两匹白叠布。会账的时候让她吃了一惊。问过才知,大兴朝尚无成熟的棉纺织技术。棉布都是从西域高昌国进口,运到中原后的价格堪比绢缎。
从那时起,吴青便萌生了建一个庄园,将自己知晓的棉纺织技术琢磨成熟了,再向全国推广。现在万事具备了,吴青就赶紧把手头的事安排好,只等着旬休那日出城看一看自己的田地,计划着把庄园和工场建起来。
等到旬休日,吴青领着以前在书肆干过活的砖瓦匠、木匠以及叔婶二人,浩浩荡荡地赶往南郊。约行了一个时辰,终于到达自己田地所在的村庄。
唤来里正问明了田地方位,吴青放眼一望,但见田地里都种着小米。吴青细细一问才知,这些小米八月末就可收获,田地翻整后,十月左右种上冬小麦,来年五月收获。紧接着再种小米,田地和人一点都不闲着。吴青不禁感叹,自古至今,中原的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田地里劳作,让人感佩。
大兴朝十顷地即为五百市亩,约合333330平方米,对吴青来说,面积很可观了。这块田地背靠几座矮山冈,山脚下住着人家。田地当中有一条小河从中流过。所有田地旁都修了水渠,从小河中引水灌溉。每块田地都打理得清清爽爽,想必这些佃农都是勤劳肯干的老实庄户人。
吴青又问了里正一些关于佃户的问题,大概知道了这里五百亩田地共有近五十户佃客在耕种。以前的主人是个侯爷,后来不知何事被抄没了家产。此后,这里便一直由吏部当做公廨田直接管理。
每年岁末,吏部会派胥吏前来收取租银,其他时间也无人来过问。至于租银,已经好几年未曾变动,一直是每亩收取四斗米,折钱三百二十文,至于田地里收获多少吏部一概不管。若一户人家以十亩地算,年底交上三贯二百文即可。而这里整整五百亩地一年的租金也只不过一百六十贯,难怪吏部从不加以重视,除了收租,从来不派人管理经营。
大致了解了情况,吴青又请里正将众佃户的户主集中到一处,准备和大家签订劳动合同。里正虽听着‘劳动合同’一词暗自纳罕,却也不敢多言。急急唤来几个在田地里劳作的佃农分头去叫人。
不多时,四十几个户主齐齐聚首,将里正家的小院挤得满满当当。里正先向大家介绍了吴青的身份,众人听说眼前这个小娘子是位正四品的郡君,这块田地的新主人时,都大吃一惊。不过,很快他们就想通了,有几个头脑灵活,在城里打过短工的佃农悄悄同旁边的人说,这个小娘子要么是大官的女儿,要么是皇上的亲戚,总之一定大有来头,不可小瞧了。
吴青听到他们的议论哭笑不得,也不辩解,只等他们静下来才接着说道:“现如今既由我接管了这些田地,我便改一改规矩……”
话未说完,就有人打断道:“莫不是要涨租子,这可让人怎么活啊!”
这话一说就似捅开了马蜂窝,人人坐立不安,急躁喧闹起来。
庄六一拍桌子大声喝道:“都静一静,听官人说话,再有聒噪的立时绑了。”众人被这一声惊到,一个个似被捏住了脖颈的鸭鹅,张着嘴再不敢说话。
吴青咳了一声,对大伙温和地说道:“大家放心,我不但不涨租,而且从今以后一文钱的田租都不再收。不仅如此,我每个月还发给每个十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劳力一人两贯钱。十八岁以上五十岁以下女劳力每人每月一贯钱。十八岁以下孩童可以免费入学读书。所有在册佃农不论年龄,不分男女,若有疾病都能免费医治。”
说到这里,满院子又沸腾起来,人人欢喜若狂。要知道,他们一年辛辛苦苦在地里刨食,除了挣下一年一家人的口粮外,只能剩下些种子。年景好的时候尚能节余几石粮食,拉到城里也只能换个三四贯钱。若是年景不好,可能连饭都吃不饱。
现在听官人的意思,每人每月能拿两贯钱,这一年下来,一个人便能挣到四五个人的口粮。再加上家里其他人的收入,那就更可观了。更重要的是,自家孩子还能免费上学认字,每个人都能免费医病。这样的好事真是想都不敢想,人人都兴奋地议论着,掰着手指计算着。
吴青等他们声音低下来接着说道:“过几天,我便要请人动工,开始修建庄园、学堂、医馆和纺织工场。纺织工场开工后,凡是到工场做工的佃农,不论男女,每月的工钱都是两贯。我刚刚已经看过这块田地了,西边那块紧挨着山脚,地势最高的田地是谁在耕种?我想把庄园学堂和工场建在那里。”
话一问完,一个三十来岁,面庞黑红的粗壮大汉走了出来,瓮声瓮气地说道:“小的李大,那块地是小的一家在种。官人,您若是在那里建宅子,小的一家四口可怎么过活啊!”
吴青笑道:“莫急,宅子建的时候,你们家的劳力都可在工地上做工。宅子建成后,你们便在工场做工,每月不论男女都可领两贯钱。你看这样可行?”李大一寻思觉得可行,连忙点头答应。
商议好以后,吴青和众户主都签了劳动合同。吴青一一问明户主姓名和家庭成员,在合同上仔细注明,又把工钱待遇填注好,让户主们画了押,最后里正也在每份合同书上签了名,算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