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第119章 第119引 最高组成(1/2)
阳光描出门前一道硕长身影,还有那一顶一品官帽。
“父亲。”崔衍知站了起来。
孟长河和百里原也站了起来。
崔珋走进花厅,目光矍铄,对孟长河和百里原拱手,“两位大将军不必多礼,坐。”随眼看儿子,“徵儿,你也坐。”
四人重新落座,崔珋坐了主位,崔衍知改坐末位,小厮重新换过茶。
崔珋微微一笑,“二位将军莫怪我托辞不见,当时正接待大今使臣宛烈等人。他们觉得我们这般处理成翔事务,大有包庇天马军之嫌,其实就是认可了孟大将军一开始对大今偷袭的指证。不过朝廷此时上下一心,只道官员勾结山贼行大逆,大今使臣也没法凭市井谣言指责我们不诚。”
百里原是武将,说话直来直去,“不怪不怪,崔相不是派人让我们来相府等嘛。我正同徵小子说那晚万德楼论政。丁大先生讲得正是成翔事变,不过说得隐晦,就让大家想想法子。我当时和林温那帮小子在三楼庆功,让他们带到楼梯口听了一会儿,听丁大先生问的时候,我还想能有什么主意。结果,让一姑娘起了头,几个书生一凑合,把大今偷袭的事实避开,全部推到成翔知府和山贼身上,外患变成内忧,大今使团也没办法找茬。巧的是,第二日圣上就下旨,用得正是这个法子,顺理成章让长河入城了。”
崔珋听后,沉吟片刻,才道,“其实不算巧。王中书那晚就在万德楼,听了论证之后便来同我商议,我俩一道请见皇上,才有第二日的事。所谓集思广益,就有这个好处。”
王中书,正是王沙川,王泮林他爹,王楚风他二伯。
“不过,论政容易施政难,法子好凑结果不全,孟大将军这时心慌意乱,并非见到皇上交了差就万事大吉的。”崔珋喝一口新茶,泰然若之。
“正如崔相所言,皇上命我将其他不相干人等一律释放,那封造假封官书交还大今使臣,然而那簪珠儿是大今细作,封官书是唯一物证,放了还了,成翔知府来个反口不认,我还有何证据说他们勾结大今意图献城叛节?到了最后,我发兵又成了无理!”孟长河的确心慌。
崔衍知撇笑,“所以,把外患变成内忧的法子不尽然好,反而令偷袭者嚣张喊冤。”
崔珋微微颔首,“是,但也因为拖延越久,事态越僵。我们不问孟将军,大今就觉得我们包庇,要是孟将军坚持之前说法,大今坚持否认,两国和谈随时崩裂。所以,这个法子虽然事从权宜,到底缓和了事态,也为我们争取主动。”
百里原直道就是,“我看大今使团突然从同洲跑来,说得好听是友好庆春,却是为了否认偷袭,同时想要看看我们的态度。我们一强硬,他们正好开打。”
“我与王中书力主和谈,枢密院主战,御史台中立,但对大今使臣的这两个要求倒是决议一致——”崔珋顿了顿,“不可放人,不可还书。”
百里原拍胸脯舒气,“崔相别大喘气啊,吓死我了。”
孟长河神情肃然,“是,长河绝不放人绝不还书。”
崔衍知皱眉不言。
崔珋又道,“不,孟将军立刻回金镇去,吏部刚任命成翔新知府,还请你一路护送。徵儿——”
“是。”崔衍知回道。
“你自回都之后一直清闲,休息得也差不多了,去张中丞大人那里去领最新任命吧。”
崔衍知有些意外,“我进御史台?不好吧?父亲是宰相……”
御史台作为南颂纠官的权力机构,最高长官御史中丞是不能和宰相沾亲带故的。
“还任推官罢了。”不是多大的官职,不必忌讳父子关系,“再说,张中丞跟你上司讨得你,吏部任命,皇上亲批,我也是刚刚知晓。你赶紧去,别让张大人等。”他更没帮儿子走后门。
崔衍知不再多言,跟两位将军告辞。
等崔衍知走了,孟长河才问,“崔相要我把人和东西交给御史台?”
崔珋点头,“皇上已命御史台主理此案,所有人犯和证据一应交与御史台。徵儿已证清白,同时又是知晓真相的少数人之一,由他暗中保护人证安全,张中丞认为可以放心得多,故而调他御史台。我们先交物证,也可拖延几日。”
“还是要交出封官书?”孟长河并不觉轻松。
“既然大今使团坚持那是伪造的封官书,交出伪造的,与我们有何损失?”崔珋笑了笑,眼中老谋深算。
百里原佩服,“好计策。”
孟长河眼也一亮,“不错。”随即好奇,“人证呢?”
“先拖后放,实在不行,就放了再捉,绝对要保住人证性命。”
崔珋回答得似很简单,却是同朝中几位大佬反复商讨的结果。即便南颂积弱,大今偷袭这事,此时只能妥协,将来却未必没有还原真相的机会,所以尽量要拿住证据。
孟长河终于神情一松,“如此我对那些战死的将士也可交代。”
崔珋神色正严,“大王岭锦关山,是我们最后阵线,绝不再退让半寸国土!”
孟长河和百里原同时抱起拳,四目闪刀芒,“誓死捍卫!”
第二日,孟长河启程回山关,成翔新知府随行上任。
没几日,成翔和山贼的消息过了时,安平第一才女刘彩凝与王家五公子的结亲成为市井中关切的大热门,且不说刘彩凝在安平的美名,王五郎王云深虽未考功名,师从丁大先生,写得每一篇辞赋都会引天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