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灵帝北来(1/2)
【今天早上起床晚了,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王芬走的时候,满脸怒气,褚燕跟他打招呼他都不理,扬长而去。
“主公,诏令到。”褚燕把宫中八百里快马送来的诏令呈上。
姜盛看了看,原来是灵帝听闻冀州已经稳定下来,想巡视他当皇帝之前在河间居住的地方,让姜盛领军护驾。
“主公,皇上幸河间之日快要到了,我等现在就要组军南下,要不然就耽误了。”
姜盛看着诏令出神,历史上记载,王芬就是准备趁着灵帝巡视河间的时候发难的,不过当时是太史观察到星象不对,极力劝阻,灵帝才取消了行程,王芬未能得逞。
其实因为姜盛的穿越,而灵帝又相信姜盛,太史的劝阻并未成功,所以才会有此诏令。
灵帝发出诏令之前的几天,冀州刺史王芬呈上了一份冀州黑山贼死灰复燃的奏报,报请朝廷批准他征募军队讨伐黑山贼,以确保灵帝巡视河间期间的安全,灵帝准奏。
王芬就与他的好友以及支持者征募兵勇,达两万之数,聚在邺城外候命。
灵帝由雒阳去河间国必要经过魏郡,屯兵于邺城,正是灵帝北上的途径地,而且邺城是冀州的治所,屯兵在此也能掩人耳目。
王芬就想在灵帝路过此地时突然发难,完成他另立新君的美梦。他刚回邺城的时候还担心姜盛和曹操会出卖他,但过了月余也不见动静,知道姜盛和曹操都没有告发他,这才放下心来谋划大事。
灵帝觉得冀州有王芬和姜盛保护,巡视河间应该不是问题,就令十常侍赶紧准备巡视有关需用,尽快启程。
太史观测天象之后,说冀州主星暗淡,恐怕灵帝巡视河间之行会面临危险,就苦劝灵帝不要去冀州。
灵帝道:“姜盛早已平定冀州之乱,只有少许宵小之徒作乱,王芬就可解决,岂会有什么危险?”
太史道:“皇上,星宿之像做不得假,此去冀州必有危险,臣请皇上取消行程,可保太平。”
灵帝道:“不必再说,朕意已决!为安全起见,朕令姜盛率军护驾,自当护得周全。”
张让道:“皇上还请三思啊,说不定这危险就来自那姜盛。”
灵帝定定的看着张让,“爱卿过虑了,上次爱卿口口声声说姜盛谋反,最后还不是错怪了他吗?难道爱卿定要与姜盛为敌吗?”
张让见灵帝不悦,连忙道:“老奴并非与那姜盛为敌,只是为皇上的安危考虑。”
灵帝道:“传诏给姜盛,令其率军赴魏郡接驾。”早有小黄门前去准备。
太史苦劝无望,只得告退,连张让劝阻都不行,他一个小太史没必要自讨没趣。
且说姜盛接到诏令后即密令周晋南下打探消息,果然探得王芬的两万兵马聚集在邺城。
姜盛虽然没有出卖王芬,但他也不会让王芬得逞,因为灵帝对姜盛还是蛮不错的,姜盛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灵帝遇害。
姜盛把劝阻灵帝巡视河间的意思写成奏报,令人连夜送回京城,但他还不放心,怕灵帝不听劝阻,执意北行,那样王芬就可能成功,所以姜盛又令褚燕调集骑兵一万,步兵两万,克日南下魏郡,以应万全。
褚燕把兵马调集完毕之后,姜盛令褚燕留守灵寿,而自率大军南下迎驾。
三位娇妻自然是不舍得,但大事为重,都出府送姜盛出征。
姜盛一身戎装,英气逼人,直把三位美女看得心花怒放。三万大军在姜盛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往南而去。
且说灵帝的车驾已经出发,小黄门蹇硕和赵忠、段珪等六位常侍陪同。而姜盛的奏报却被送到了雒阳。
留守雒阳的张让听说是姜盛的奏报,就派人收了,私自拆阅。见姜盛在奏报中说冀州尚未完全平定,劝阻皇上北巡。当即上了心,看来这冀州真有可能会出事。
张让虽然跟姜盛不对付,但看到姜盛也在劝阻皇上北巡,知道事关重大,就派人星夜劝阻灵帝,但未提及姜盛的奏报。
灵帝脸色一沉,道:“张常侍这是想做什么?他一再反对朕北巡,到底是何意?难道冀州有什么事瞒着朕吗?”
赵忠连忙道:“皇上息怒,张常侍定是知道了什么不祥之事,所以才劝皇上回京的。依老奴看,皇上还是回去吧。”
灵帝道:“诸位爱卿,朕不知道你们与姜盛到底有何矛盾,但朕相信他。”
有灵帝这句话,众人不再言语,但几位常侍们却对姜盛生了妒意,姜盛跟常侍们不对付,若是灵帝宠信姜盛了,他们十常侍肯定要受冷落的,甚至有可能毁在姜盛手中,因为姜盛有战功和军权啊,他们十常侍平时对将领们呼来喝去,但真正关键时候,这些将领们未必就肯帮十常侍。
健硕心中还生了另一种想法,姜盛之前曾跟他说掌握了张让的一个小秘密,难道张让在冀州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吗?这可是扳倒张让的好机会。于是就对灵帝道:“皇上,老奴以为冀州可行,张大人有些杞人忧天了。”
蹇硕这么说了,大家还说什么啊,灵帝是铁了心要巡视河间的。桓帝的时候,灵帝刘宏还是河间的没落皇族,桓帝驾崩之后,外戚窦氏选中了刘宏继任皇位,十几年来从未回过河间老家,也难怪思乡情切啊,既然决定了要去,那是自然要去的。
姜盛的猜测略有偏差,他以为是灵帝不听劝,实际上是灵帝根本就没看到姜盛的奏报,若是灵帝见到了姜盛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