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奶奶庙(1/2)
天亮时起来,程灵慧突发奇想:“奶,你给俺梳个小辫吧。”
奶奶就笑:“俺眼睛瞎了八百年了,咋给你梳?”
程灵慧不干,非缠着奶奶给她梳头不可。正斯闹着,大小姐关雎照例每天清早来给奶奶和母亲请安。说道:“我替老祖宗给你梳吧。”
奶奶笑道:“正该这样,让你闺女给你梳去。”
关雎小丫头现在不过十岁,程灵慧怀疑:“你会吗?”
小丫头二话不说,拿个梳子就上了炕,跪在程灵慧身后给她梳头。别说,梳得还像模像样的。程灵慧在镜子里照了照,顿时高兴起来。一大早见人就说:“看见了吗?俺闺女给俺梳得头。”
陆晓晓笑话她:“可量你有个闺女。”
程灵慧笑道:“俺就有,你眼气去吧。”
陆晓晓嗤之以鼻:“不就是个闺女。”说着叫小环和小珠:“你俩过来,赶紧给我磕仨响头,从今往后,你俩就是我的亲闺女,气死三慧子。”
俩丫头都二十了,比陆晓晓小不了几岁。在村里不像宫里规矩多,这几年也逍遥惯了,笑道:“我们俩倒是肯叫你一声娘,只要你脸上不臊的慌。”
陆晓晓现在彻底暴露了她泼辣货的本质,催道:“快磕,快磕,啰嗦什么。”
俩丫头震得跪下磕了三个响头,齐刷刷跟陆晓晓叫娘。陆晓晓脸不红,气不喘的大刺刺的答应了。眼睛飘向程灵慧:“咋样儿?我这俩闺女不比你那黄毛丫头强的多。”
程灵慧无话可说了。撇撇嘴出门去了。
刚一出门,就看见前街二大娘急匆匆走来:“三慧在家呢。”也不等程灵慧答话,抬脚就往程灵慧家里走。这在乡下很普遍。
程灵慧跟着她转回去:“二大娘,你这着急忙慌的干啥?”
二大娘一边走一边道:“俺找你奶。”说着话就进了奶奶的屋子:“老祖宗,你好啊?”
奶奶耳朵好使着呢,一听就知道是谁:“老二家的,啥风把你刮来了?”
二大娘道:“没事就不能来看看你?”可那表情明显就是有事的样子,乡下妇人说话,很少拐弯抹角。二大娘一屁股坐到炕沿儿上就说开了。
原来,前几天他家小儿子夜里回来从文公桥上过,看见几个小孩儿在桥拦马石上玩儿。一开始他也没在意,寻思是谁家孩子贪玩呢,大半夜的不回家。
要知道,文公桥就跟一堵城墙似得,很高。几个孩子在拦马石上爬上爬下的,要是掉下去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二大娘的小子就喝了一声,想把他们吓怕。谁知,那几个孩子眨眼儿功夫就不见了。
二大娘这小子回到家里,越寻思越不对劲儿。那几个孩子还能长翅膀飞了,咋就能眨眼儿就没了踪影呢?
不过大男人胆气足,之后也就撂过手了。
谁知,前天晚上他又干活儿回来晚了,走到桥上的时候,又看见了那几个孩子。这次他留心了。那些孩子有一二十个,大的不过一两周岁的样子,小的最多几个月。这么小的孩子大半夜的在桥上玩,那不是奇了怪了?
二大娘的小子当时就吓出一身冷害,一溜烟儿跑回家,当晚就生起病来。
奶奶年轻时是当过神婆的,村里谁家有了类似的虚症,都会来找奶奶问问。大多数也没啥事,就是图个心安。
奶奶听了,沉思了半响:“不能够啊。那桥上刻着继文的名字呢。继文是官,那就是‘文曲星’下凡。哪个小鬼儿敢在桥上耍闹?”
二大娘急道:“俺还能哄老婶子咋地?”
奶奶道:“你先回去,容俺算算。”
送走了二大娘,奶奶让程灵慧出去打听打听,看有没有别人也遇见这情景。
程灵慧一打听,还真有好几个人碰见过。
奶奶掐指一算,向程灵慧道:“只怕这事还要着落在你身上。那些小鬼儿是你从南边儿带回来的。”
“南边儿?”程灵慧恍然记起,黄姑明明说过,吕家坞六百三十二条冤魂,可最后只找到六百一十三具尸骨,其中一个还只是个小孩儿的头骨。
那时候的人迷信,不管真假,程灵慧问道:“那咋破?”
奶奶道:“还能咋破,给他们找个容身的地方不就成了。在桥头盖个小庙儿吧。”
程灵慧道:“盖庙容易,可叫个啥名儿?”
奶奶想了想:“就叫个小儿庙吧。”
盖庙可不是想怎么盖就怎么盖的。老辈子说法,神气儿都跟人一样,各地有各地的规矩。你要在人家地头儿安家,总要给人家说一声。
乡下人家几乎没什么秘密,再说这也不是啥见不得人的事。很快全程家庄的人都知道桥上半夜有小孩儿玩儿的事,也知道程灵慧打算在桥头盖庙的事。
可这‘小儿庙’不伦不类不说,神鬼之事本身就让人敬畏,牵扯到孩子总是让人心里不舒服。于是就有人去找海爷和程豹,看能不能换个庙号。
大家伙儿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盖个奶奶庙。一说起奶奶庙,最容易让人想起的就是送子奶奶了。也不知是谁就提起那年程灵慧带人去开州府卖粮,路过瓷窑口的时候,瓷窑口的李头儿把程灵慧当菩萨拜的事。
后来经有求子心切的人冲着程灵慧家磕头求告。大家都觉得,文公桥上的孩子说不得就是映照这事来的。要不然,文公桥上有文曲星镇着,寻常小鬼儿哪敢去那里玩耍?
大家伙儿也不用程灵慧掏钱,合资盖了两座庙。一座在文公桥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