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见岸不一定能上岸(2/2)
知道当年修建者为何不把它打通。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
唐代崇拜弥勒佛。
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武周时期,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书》,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
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
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布袋弥勒。
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
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
布袋弥勒佛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
契此是浙江奉化县人,乐善好施,能预知天气和预测人的吉凶,经常拿着一个布袋四处化缘,在逝世前他曾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因而大家都认为他是弥勒佛的化身,寺庙里的弥勒佛也塑成了他的形象——一个笑口常开、大肚能容的布袋和尚。
这个大佛的确是让人震撼。
可惜,佛像仍在,但当然主持修像佛的那位海通禅师已经不在了。
临走之前,叶超看到了石壁上有“回头是岸”四个字,“回头是岸,的确是不错,可是,回头是岸,看到的只是彼岸。彼岸,那是想当之遥远啊,见岸不一定能上岸啊。”
叶超说的彼岸,也就是佛说的来世福报,今生苦难,勤加修持的话,来世一定有好的果报。
来世,不就是彼岸吗?
纵横能看得到彼岸,但今天你能达到吗?所以说,即使能看得见彼岸,见岸也不一定能上岸。
佛说,回头是岸,但是,他没说见了岸,就一定可以上岸呀。
所以,叶超才会说,回头是岸,但见岸不一定能上岸。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