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任重道远(1/2)
(630bookla),!
进县衙后,陆如雪便把采星放了出去,由着她去乱打听。这会儿有了消息,自然是来回话的。
“县里有钱人家,多住在东坊。最热闹的,便是昨着东坊的东市街。”至于哪里最穷,采星不用细打听,陆如雪也能看的出。
“至于县衙内,除了三老爷一位知县外,还有一位正八品的县丞,姓王。寒门出身,洪武十五年中的同进士。一家十余口人,都挤在南坊石榴巷,一处二进的小院内。”
都说“同进士如夫人”,果不其然。只看这王县丞在县丞这个位子,一坐就是十多年,而不得进升,就可见一般。不过这也与他寒门出身,朝中无权势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陆如雪接过采月递到手边的茶碗,这才示意采星继续。
“听说这王县丞,中同进士前,便已成亲。家中兄弟不少,不过并未纳妾。”看此人端行,若肯用心做事,倒不妨建议父亲提携一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人以前行事虽有偏颇,也不一定就全是他的错。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至于那位正九品的主簿,听说是两年前,才捐纳得的官职。一家人都住在东坊的松林巷。”
难怪父亲会对二人有所不满,同为佐贰官,一个才刚当差,一心只想捞回本钱,无心做事的,却举家搬进了县城最好的东坊。
而在一任做了十年,一家人却仍挤在南坊小院中。若是换了陆如雪,只怕也如那王县丞般,心里难已平衡。
这些事,原也不需要她来关心。不过既然来了,该了解的还是要多多了解,只当是防患于未然吧。
不过就算那县丞得用,也不在朝夕。为今父亲身边最缺的,是一位幕僚师爷。
当初离京前,陆承祖就曾建议陆承耀,让他礼聘太傅府里的一位幕僚为师爷,同赴任到职。
可太傅府里的那些客卿幕僚,又哪里会看中陆承耀这小小的七品芝麻官。所以陆承耀只能婉拒兄长的好意。
“无幕不成衙”,一位善掌刑名、钱谷的师爷,不仅可助陆承耀处理政务,更可倚为左膀右臂。久之甚可成为,不可或离的亲信。
采星见小姐陷入沉思,便停了话,不敢打扰,只等着小姐自己回神。
陆如雪紧了紧眉,二十一世纪最缺的就是人才。没想到回到了古代,才发现这根本就是千古难题,无解。对于一时间无法解决的事,多想也是无益。这才抬头示意采星继续。
“是!”采星喝了口茶,这才继续说道,“衙内除了领朝廷俸禄的这二位佐贰官外,还有掌文书往来的首领官典史。掌教谕训导的教职。听说那位教职大人,是儒学出身,很是清高,在县城学子中,颇有些威望。”
“剩下的就是一些杂职、杂役等,三老爷来之前,这些职属人员不齐,只有不到二十人。三老爷招幕了一些,如今已增至三十多人。”
这些人虽未入流,可既然当差,也是要拿俸禄的。这些可都要陆承耀来支付。难怪她走时,祖母也好,两位堂嫂也罢,每个人都塞了不少的银票给她。合着是怕被这些人给吃穷了。
“若是将各职缺都补充齐置,不知尚需多少人当差?”陆如雪也在盘算着自己手中的银子,她还有好多事没做。之前为了帮着陆崇宇还债,一下子拿出了三千两。
亏得这次出门,祖母为她添补了这份亏空。又得了两位堂嫂的二千两银子。有了这五千两,应该可以做不少事了。
“这个奴婢也打听了。”采星最喜欢做这些事,所以打听的也很是详细。见大小姐感兴趣,更是讲的眉飞色舞。
采月瞪了采星一眼,怕她一时高兴,又忘了分寸。采星却不以为意。
“除去皂、快、壮三班衙役,少则数十人,多则百人外。还有看管粮仓库房的库子。看守各仓的杂役仓老。”
“再就是守门的门子。看守牢狱的禁子。厨子、膳夫、更夫、马夫等。望平归广宁卫辖,倒是少了县尉、铺兵、义勇、民兵。”
也就是城中治安,归广宁卫所管。难怪前几任的知县,要与广宁卫指挥史勾结。没有军权的主官,说到底就是无牙的老虎,中看不中用。
“任重道远啊!”陆如雪不由得替父亲感叹了一句。
见采星没什么需要补充,这才吩咐她和采月去休息。只留了采莲近身伺候。
睡前给穆玄阳写了信,这已经成了她每天的习惯。不过信不是直接寄去燕王府,而是托了剑穗,请他想办法直接转承到穆玄阳手上。
第二日刚开衙,便有人自荐求见陆承耀。采星的小道消息传的倒快,这人才进府不过一刻钟,陆如雪便已知晓。
“可知此人来意?”
自荐的多为两种人,一是为谋一官半职,好能养家糊口。而另一种,则是想借着陆承耀的出身,而往上爬的。前者若有真才实学,倒可一用。后者便能免就免吧。
“三老爷关了门,只留陆总管在内伺候,奴婢打听不出。”看来父亲很看重此人,吩咐让灶房准备着,若无意外,父亲很可能会留饭。
果然午膳前,外院大堂那边传话过来,说知县大人要留陈师爷用饭。并让王县丞和赵主簿坐陪。请夫人帮着置办一桌酒席。
云氏和陆如雪都有些吃惊,这才不过一个上午,父亲便决定用此人为师爷,甚至还把他介绍给了县丞和主簿。可见这人必然是有真才实学。
不过陆如雪还是难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