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海盗(2/3)
算是一个捷径。其次,李鸿飞开始给自己准备后路了,如果国内实在混不下去,国外将是他最后的底牌。
“可我们漕帮人数虽多,却没有多少海战经验,而且没有战船,就凭那些渔船,如何能在这茫茫大海中立足?”司徒燕很心动,但却是个理智的女人。
“我先前不是说了么,可以去找郑芝龙,这老家伙如今没了权势,心里多少有些不甘,而且蒸汽战船出现后,郑家水师的处境并不乐观,他肯定也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你去找他准没错。”
“至于战船方面.........找周福仁,他是商人,只要有足够的利益,绝对能打动他。而且他也算是我的人,我出事后,苏州重工虽然没有遭受朝廷打压,但不代表苏州的那些商人不这么想,跟我撇清关系是不可能的,只有无条件帮我,他们才能保住现有地位!”李鸿飞将这些人算得死死的。
“难怪大人对我毫不保留,现在看来,我也是跟大人一条船上的人啊!”司徒燕直言不讳道。
“所以,我不会害你。”李鸿飞并不否认。
他现在甚至有些后悔,当初为何要将宝压在朱由检身上,如果能趁机多培养一些自己的势力,也不会造就如今这种被动局面,归根结底,他还是太过相信自己这个“神仙”的能量了。
好在现如今明白过来也不算太晚,虽然丢掉了第一集团军,但至少张超已经暗地里向自己宣誓效忠。
而郭胜、史德威、阎应元三人,虽然没有明确表示,不过他们更多效忠的,是这个国家,而不是朱由检。
甚至不少第一到第四集团军的中下层军官,效忠的对象都是这个国家,这就是军事学院的恐怖之处。
李鸿飞现在又牢牢掌握了军事学院这杆利器,拉拢人才,培养自己的势力,只是时间问题。
阎应元的水师他不可能调动,所以只能与辞官后的郑芝龙合作,武器装备,水师战船方面,李鸿飞可以找周福仁合作。
至于资金方面,漕帮几十年的资本累积,用作初期的装备采购,一点问题都没有,只要初期装备能起来,发展壮大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李鸿飞将开拓海外的事宜,交由司徒燕主持,自己则将重心,转移到了军事学院上,在军队中累积声望,发展自己的心腹属下,这才是李鸿飞的重中之重。
因为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轻易放弃国内地位的。
1648年八月初一,这是军事学院建成以来,第一届常规班正式开课的日子。
今年的速成班已经有三批结业,第四批的军官,与第一届常规班的学员,几乎同时进入军事学院。
而这批速成班之中的军官,最有名的就属“西宁伯”李定国了。
李定国,字宁宇(或云字一人,初名如靖),著名抗清将领,陕西榆林(或作延安)人。
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张献忠发动陕北饥民起义,将少年李定国收为养子,于1631年——1636年间,随张献忠转战于晋、豫、楚、陕诸省。杀敌无数,屡获战功。
清顺治四年(1647年),李定国与孙可望等一同称王,建立政权,孙可望称平东王,李定国称安西王,刘文秀称抚南王,艾能奇称定北王。
没多久,豪格大军西征,灭张献忠,杀孙可望,李定国率部投降南明政权,安西王被连降两级,成为西宁伯。
接着明军西征大获全胜,朱由检开始整合全国军队,李定国的权力再次削减,如今想做一方统帅,还得进入军事学院学习,这对他而言,打击着实不小。
此番进入速成班的,大多都是半年前西征的降将,这对李鸿飞来说是个机会。
所以他将速成班的开幕式与常规班的入学典礼,放在了同一天.........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大明军队如今能百战百胜,靠的就是军令如山,令行禁止,我们军事学院的第一条校规,就是服从!”李鸿飞开始发表讲话。
“可如果长官的命令明显有错,难不成也要让我们指挥部下去送死吗?”有军官提出异议。
当然,这种时候能提问的,多半都是“托”。
“就算长官下达的是送死命令,你们可以保留事后追诉的权利,随军参谋以及国防部会为你们做主,可一旦命令下达,那就必须无条件服从。”李鸿飞的话语不容置疑。
“当然,如今的军队不是一言堂,有参谋部以及各级将领在场,上级不可能无缘无故下达送死的命令,除非是为了达成某些目的,而做出必要的牺牲。”
“比如吸引敌军主力,为其余友军争取时机,比如情况紧急,掩护老百姓撤出战场,这些迫不得已的军令,是可以接受的。”
“为了掩护平民百姓,而牺牲我们的士兵,这是不是有些不妥,要知道我们如今军队的装备与伤残抚恤费实在是太高了,一名士兵的牺牲,足以抵得上十几名普通平民,怎么可以拿士兵的性命换取平民的性命?”有人再次提出疑问。
既然是“托”自然就要将问题的矛盾点指出来。
“问得好!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当兵是为了升官发财,可你们想过吗?你们吃的、穿的、用的、甚至是你们手中的武器,是谁给你们的?”
“甚至你们的生命,是谁赋予你们的?”
“没有老百姓种粮食,你们吃什么?”
“没有老百姓织衣服,你们穿什么?”
“现在不是军户制了,说不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