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2)
且不提皇城里因为林如海的案子仅仅翻了一个小小的浪花,这边去了青山书院的夏连升简直是如鱼得水,青山书院恰如其名,周围全是青山绿水,野兔肥美,咳咳,额,那啥,休沐的时候总得有点乐子吧。
说起青山书院名副其实,是因为它在离扬州城不远的一座青山绿水中,江南的山和北方的山不一样,都是一些海拔不太高,但是绵延起伏,置身于其中也有一种别样的美。不过现在大冬天的感觉不到什么美感,虽说江南的冬天不下雪,可是也冷得厉害,那种潮冷潮冷的感觉,和已经习惯了前世西北那边干燥的感觉真是截然相反,虽捂着毛皮大氅,可是夏连升仍旧忍不住想要打哆嗦,北方人在这里呆着真是受罪啊。好在书院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因为江南多富商嘛,就跟前世的“择校费”一样,总有富商有关系又有“能耐(本钱)”能把自家盼着能出息的孩子都塞到好的书院,所以书院有足够的条件把教室建的宽敞明亮,把宿舍建的方便舒适,而且可以花不同的钱选择八人间、双人间、单间甚至是独院,独院也不过是相邻的几个单间门外也砌了墙分开了院里的空地罢了。
夏连升没啥秘密,不需要住单间;不过他也不太愿意跟太过穷酸的人挤在一起,毕竟以前住校的时候,人多事儿就杂。所以他就选择了双人间,虽说是一个屋子,但是基本上进门后就有正前方一个屏风将这间屋子隔成两半,一人刚好一半,每一半都有一张床,一张书桌,还有书架和柜子可自由安排东西的摆放。好几个双人间的厢房练成一个院子,院子还挺宽敞的,每个院子里还种了梅树、桃树等不同的树木,夏连升故意挑了个种了枣树的院子,想其他树木结果子的时候哪有枣子吃得过瘾啊。
相信如果林如海知道他是靠这个选择院子的,绝对不会在心里夸他选了一个好学生所在的院子,有向学之心的。
青山书院果不其然是注重学子的基础知识,夏连升那点本事,刚一来就被打回黄字班,跟几岁小儿做了同学,重新学起了四书五经,好在书院的老师讲课浅显易懂,深入浅出,夏连升完全没有觉得浪费时间,反而觉得自己巩固了基础,很快,他就被提升到了和他进度一样,考过秀才,专门开始学习八股文的地字班了,什么?你说天字班?那可是为天才准备的,他这种目标仅是能够好好混个官身的人来说是肯定足够了的。不过也就是因为他的水平很一般,所以有几个朋友也都是“差不多先生”,也不太深交。
不过他所住的院子里倒是有一群好学生,有两个是天字班的学生,据说这俩是奇葩,因为天字班的学生除了独院,其他的住宿费和束脩都是免费的,所以大部分天字班的学生都是住在单人间的,所以对于这俩非要挤到两人间来住的人,大家都觉得很奇葩,不过这个院子除了特别积极向上的地字班的人,其他人也不愿意来受打击。如此看来,选择枣树的夏连升应该算是又一个奇葩。
夏连升住进来没几天,就基本上了解了,除了两三个地字班的佼佼者,这两个天字班的人一个叫张玄,因为在主课之外最喜欢看玄学里关于周易内容的书,所以跟自己班里的同学的关系有点不是特别融洽,尤其是他虽说有点不务正业,但是至今仍是在先生嘴里天字班最有前途的人,谁如果平时来找他论学习,就得先听一个时辰的易经,大家时间都这么紧,就不好过来自己找虐了。在天字班找不到朋友,又不想委屈自己住的太差,当范宁提出来的时候,他就同意了,两个人于是一起搬到了双人间。
另一个就是跟他住在一起的叫做范宁的人,这个人说起来才算是更加有天分呢,他出生在一个小小的织户家庭,家里在他出生时还只有几间破旧的房子,后来他爸爸算是走了工业化道路的第一人,在家里不知怎么的搞到一个小型水力纺织机(这是夏连升跟他熟了以后聊天猜出来的)的图纸,从此走上了工业革命...哦不,工业改善生活的道路,他家织的布总是又快又好,现在家里已经开了一个织布坊了。范宁现在除了学习纺织的知识,又开始学习账本和管理,虽然学习成绩好,但是同学们总觉得他家里是那种暴发户。因为在书院里暴发户家的孩子成绩普遍比较烂,基本都在黄班混时间,等到了年纪就回家接手家业、娶妻生子。大家对于他能够进入天字班不是羡慕反而是可惜,他觉得跟这群人没有共同语言,还不如跟一个神神叨叨的人住在一起比较好,至少张玄看他可没有用有色眼光。
夏连升本来和这俩人没啥特别的交集,就是偶尔有一天天气大好,大家都出来晒被子,张玄非得要把被子晒在夏连升的门口,说什么坎位有助于他交朋友,最后就真的跟夏连升认识后成了朋友。连带着范宁也认识了夏连升,后来俩人聊起来却更投机了,简直要超越了张玄。就这样,后来闲着了夏连升没事儿就约两个人去郊游,让这俩过足了野味儿的瘾。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夏连升来青山书院的时候已经是冬天了,所以枣子树结的果子已经掉完了,没掉的也都被鸟儿虫儿之类的搬回家储冬粮了。山里也没什么好玩的,正好夏连升那时候在黄班,一脑门子想的都是快点回到秀才的地字班去,所以在先生眼里反而留下了勤勉的印象。殊不知这先入为主要不得啊,先生这是后来知道了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