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善恶难断方寸迷 人杰荟萃风云起(1/2)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人的本性究竟是善,还是恶?
孟轲忽然想起临别之际,夫子的问题。当时的孟轲没有一点点的犹豫,就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现在想起来,是自己太过武断了。
黄老汉是恶人吗?
原本不仅不是,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大好人。他自己辛勤劳作,不偷不抢,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老实人。
甚至在自己还有余力的时候,热心的帮助别人。比如说那个过路的落难书生。
但结果呢?好人没有好报。
黄老汉因为做了善事,反而闹得家破人亡。满心怨恨之下,化作厉鬼,迁怒于过路的书生。
那些遇害的书生又有何罪过?却要受到这样的残害?
今日若不是机缘巧合,孟轲这三人也横竖逃不过一死。孟轲一想到家中的老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带大,若是自己不明不白地死在这里,只怕家里的老母亲也会悲痛欲绝。
之前遇害的那些书生,又何尝没有家人?
因此,从这一个角度说来,黄老汉害了那么多无辜的书生,无数个家庭因此支离破碎,他所造的恶,甚至要多过于那恩将仇报的书生。
恶人如今安享富贵,原本的大善人却已经家破人亡。
莫非当真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倘若好人都没有好报,恶人却可以荣华富贵,那么天底之下还有谁愿意向善?
孟轲眉头紧锁,这恐怕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真真正正地在思考这个问题,而不是像从前一样,从典籍中寻找,或者向先生请教。
那一堆篝火依旧吞吐着火苗,燃烧的木柴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此刻在安静的山洞中显得格外突兀。
外面依然下着大雨,暴雨夹着大风肆虐着,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反倒把篝火拨弄得闪烁摇摆。
“孟兄?”
孟轲猛得惊醒,忽然想起还有别人也在,回头看看李斯二人:“两位兄台,不好意思在下刚才太过入迷,疏忽了两位。两位刚才可有什么大恙?”
韩非脸色煞白,虽然已经直起身子,但依然没有说什么,只是用眼睛盯着孟轲。
李斯倒是显得比较镇定,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容:“哈哈,哈,我等两人倒是没有什么大碍。孟兄你,莫非是有什么神仙手段?连这恶鬼都怕你?”
孟轲甩了甩前襟,笑道:“我只是一介儒生,不曾有过那等手段。只是心中时刻记得夫子的教诲,心中无鬼,自然就不怕鬼。也许是那地府阴差早已到了周围,暗地里使出那神通手段护佑我等呢。”
孟轲这么一说,李斯的脸色才稍微显得好看了一些:“孟兄所言极是!一定是那白无常大人在暗中保护我等,降服住了那厉鬼。”
这么一想,李斯就觉得是自己误会了,是阴差阳错之下才会看成孟轲捉鬼。
此时的人极为敬畏鬼神,李斯也不例外,就在原地祷告,又是单手举起,又是匍匐在地,想必是他家乡的祭祀仪式。
孟轲不太喜欢,儒家最反对淫祀,坏了先贤定下的礼法,乱了风气,但也没有说什么。
此时礼崩乐坏的情况早已糟糕到无可收拾,没有必要因此动怒。
“在、在下,韩非,韩、国,新、新、新郑人氏,佩服。”韩非的意思大概是说佩服孟轲刚才的好胆气,相比之下自己吓得不敢动弹,和人家相差太多。
“韩兄客气了。”孟轲略一吃惊,原来他韩非之前说话结巴,是因为被吓住了。没想到原来这韩非原本就是口吃,难怪之前与她打招呼,他也不开口回应。倒不是他无礼,而是怕一开口就被人发现了自己口吃,会被别人看不起。
不过他姓韩,又是新郑人氏。新郑是韩国都城,韩又是王姓,只怕这韩非可能是未出五服的王室末裔。
“听说韩兄也是往稷下学宫求学的,不知道韩兄师承何人?”
韩非一拱手:“荀、荀卿荀夫夫、子,曾经为、为我开蒙,并留、留、留下了竹、竹简。”
“荀卿荀夫子?可是那赵国荀夫子?”
韩非点了点头,以示肯定。
荀卿也是一位鼎鼎大名的智者,如今年近五旬,博学睿智。
孟轲曾经听先生说过,这荀卿荀夫子原本师承的是黄老之学,中年之时开始学儒,偏偏又比无数自小学儒的儒生学的更快。
此人早年也是周游列国,扬名于诸侯,但又不甚得志。早些年来到齐国,受到齐王礼遇,在稷下学宫担任祭酒一职。
以往他人任职祭酒,不过也就是一任而已。但荀夫子连续做了三任,竟然都无人可以指摘,可见其威望之高,学识之广,无人可以替代。
孟轲连忙说道:“没想到韩兄是荀夫子高足,失敬失敬!”
“只是启蒙而已。”韩非也是一个厚道人,不愿另他人误会,只是碍于口吃,没有解释太多。
“韩兄也受过荀夫子的指点?”那边忙忙活活终于结束了仪式的李斯站起身来,似乎是听到了两人的谈话。
“莫非李兄也?”
“惭愧。当初荀夫子到楚国的时候,曾经在我家附近居住过一段时间。在下家中虽不是什么高贵的出身,但也颇有余财。家父听说荀夫子来了,赶紧带着在下去拜见荀夫子,就这样跟着荀夫子读书数月。若不是当初荀夫子的教导,李斯也没办法能够做上一任小吏。听说荀夫子在齐国稷下学宫担任祭酒,我特地辞别家中,前来求学。”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