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回家(2/3)
到林翔雁打来的电话,省联通的尾款已经到账。这标志着整个订单采购工作已经全部完成。穆东的最近一段时期的工作,完美结束。至于以后的分销和终端零售,就看林翔雁的了。四个小时候,穆东到达了鲁南市。
那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再次袭来,整个城市变成了几年以前的样子。高架桥?还没修。环城路?还没通。一些后来的地标性建筑物,还看不到。
穆东仔细的辨认着,努力的把自己的记忆和现在的景观融合在一起,终于慢慢的让自己的大脑平静下来,可以顺利的接受眼前的一切。
鲁南市,自然是在鲁东省的最南边。南接苏淮省的圩州市和涟水市。这三个地市,虽然是两个省份,但是土地接壤,很多县乡紧紧相连,经济联系极为紧密。所以素有“鲁南苏北,经济一体”之说。
一条而过,一直延伸到遥远的苏淮省,然后汇入东海。坐在出租车上沿河而行的穆东,看着夏日阳光下波光粼粼的宽阔河面。河面上每隔几百米就有一艘抽沙船在热闹的忙碌着。穆东知道,最多半年,这片河道将恢复宁静,而这些大大小小的抽沙船,将被闲置,被废弃,直至被肢解。
穆东先去了鲁南市联通公司。省联通公司已经关照过,穆东顺利的走访了几个部门,然后说最近几天自己会在市区以及下面的县城走访一些卖场,了解终端销售情况,然后告辞离去。
表面的工作,已经做足了,下一步就是,回家!
穆东在市区的商场里,咬牙买了一件真丝短袖t恤衫,一件精梳棉短袖衬衫,两条高档西裤,一双进口皮鞋,最后买了一条牛皮腰带。接近一万大洋花出去,素来节俭的穆东,觉得一阵肉痛。选了一身换上,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心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古人诚不欺我。
接着穆东又给父母买了几件衣服和一些营养品,包了一辆出租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小时后,出租车达到了目的地,穆村。
穆村是一个人口六百多人的小村庄。穆村周围,还密密麻麻的分布着大约七八个村子。几个村子加起来,大约有接近一万人。几乎是一个小型的乡镇了。乡镇的驻地不在这里,而在10公里之外的谭庄,所以叫做谭庄镇。
穆村所在的位置,东西各有一条河。穆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就居住在两河之间宽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上。村子东面的河,名为束河,从县城的方向而来。县城名为束河县,整个县城因河得名。西面的河,就是穿越鲁区的颖河,穆村在市区的下游。当地百姓不管什么束河颖河的,东面的叫东河,西面的叫西河。
根据束河县志记载,明朝末年,当地发生了一次级别非常高的大地震。用县志上的话说,“日月无光,天崩地裂,山摇地动,江河改道,受祸者众,死者什七。”据说,穆村附近大的两河并行,就是当时的大地震造成的。两河在穆村附近并行大约20公里后,在下游交汇。
两条河带来了极其丰富的河沙。穆东小时候,冬季枯水期的时候,河床上沉积的沙子,有三四米厚。那时候当地老百姓需要建房用沙的话,都是冬季采砂,春季开工建房。采砂极其简单,拖拉机开到河道里,直接挥动铁锹装车就行。除了一些力气和一点柴油钱,几乎没有成本。
最近几年,下游修了水库,冬季河道里也见不到底了。所以慢慢的出现了抽沙船,河道采砂,岸边堆放。
河道里抽上来的沙子,是非常干净的水洗沙,稍加筛选,就是高品质的精细黄沙,可以直接使用。
穆东到家的时候,已经6点多了。夏日的傍晚,7点多才天黑,穆东提着大包小包,在家门口下车的时候,天光还大亮着。
村子里的景观,整体的变化不大,只是比另一段时空少了几户人家的小楼,村子外的道路还没铺上水泥,其他的基本上一样了,穆东接受起来,丝毫没费什么力气。
尤其自家的房屋和院子,和另一段时空里的记忆一模一样。
哎,穆东在心里叹了口气。这说明自家很多年都没有变化,房子都没改建过。
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尤其是在省城上班的“能人”,穆东在村子里也算有一点名气。看到穆东从车上下来,远远近近围过来几个人,热情的打着招呼。
“小东回来了。”
“小东今天穿的这么精神,赚大钱了啊!”
“小东,买啥好东西,大包小包的。”
“嗳,小东,怎么没带你那漂亮媳妇回来?”
穆东赶紧掏出兜里备好的香烟,一边“大哥二嫂三叔二大娘”的回应着,一边麻利的给在场的几个男人匀了烟,又掏出打火机一一点上。
有人发现了门道:“嗬,苏烟,你小子这是发财了啊!”
穆东呵呵不语。穆村地处鲁南苏北经济带,苏烟在这个范围内颇有名气。所以,被人认出来,穆东的目的就达到了。
好吧,焕然一新的衣服,的礼品,都是穆东处心积虑准备的。就是为了一个崭新的形象,为接下来的河沙生意,营造一点氛围,争取可以进行的更顺利一些。
穆爸穆妈也闻声迎了出来。穆东提前打过电话,父母知道他要回来。
穆东扫了一眼,心里有些高兴,爸妈比自己记忆里的年轻一些。
穆爸穆妈招呼大家去家里坐,大家自然都识趣,嬉笑一阵,四散离去。
穆东相信,此刻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