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6章 得寸进尺(1/2)
时间总是过的飞快,转眼间又到了一年树木抽芽,小草冒头的时刻。
距离帝都传下旨意已有小半年的时间,天鉴山死士还未尽数剿灭。
武白向帝都讨要属于幼虎将军的配给,从年初开始,一连七次向帝都呈表。
前六次都被帝都已‘天鉴山未灭,将军还是戴罪之身’这样奇葩的理由回绝。
最后一次呈表,武白直接向帝都说明,自己麾下士卒都是往日乡邻组成,去岁征战已损失近半,后勤补给也跟不上,何谈剿灭天鉴山死士之事!
他这话也有理有据,影卫在淅川郡覆灭天鉴山据点的具体过程无人知晓。
按正常情况来算,剿灭一千死士,折损一千士卒都算大胜。跟不拿自己的命当回事的死士对决,士卒本就处于不利的一方。
这样算下来,身为幼虎将军的武白,说他麾下的士卒损失近,半反而很贴近现实。
二月末,帝都最终还是决定不再克扣幼虎将军的正常配给,其中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情,武白也懒得现在去费神,待日后自己踏入帝都,再跟他们一一清算。
征募准许令下发后,规定武白只能在边境三城征募士卒。同时也明确了武白的统属,日后他将属于威虎卫统辖,负责镇守兰陵边境。
一名将军原则上来说,带兵数量在数千到数万之间浮动很大。但不能超过五万。
五万以上规模的军队统帅,只能是封号将军,大臻帝都所谓封号将军,指的的四安四镇,四平四征这些将军。
帝都规定幼虎将军麾下士卒编制不得越过一万,换而言之在帝都权臣眼中,幼虎将军只不过是上不得台面的杂号将军罢了。
士卒不得超过一万也就算了,发放的常规补给竟然是按照四尉八千士卒的数量配给。
也就是说,帝都名义上给于幼虎将军麾下万人规模的编制,实际情况却是摆明了只让他节制八千兵马。
至于武白想要凑齐万人规模也行,其余两千士卒的所需物资自己去掏腰包吧!
更为可气的是,帝都竟然要派出三名七品副将前来,美其名曰辅佐幼虎将军镇守兰陵边境。但任谁都能看出来,这就是在武白身边安放钉子。
武白什么都可以忍,但这点绝对不能忍,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这次松口接纳了三名副将,那就给别有用心之人一种‘幼虎将军很好说话’的错觉。
他们会得寸进尺的一步步蚕食自己的权力,甚至是在某些时候,会毫不犹豫的算计自己手中的权力。
所以武白宁愿自己在帝君心中留下不好的映像,也绝不会对这种权力倾轧开一道口子。
他直接越过兰陵郡守府官驿与威虎卫的军驿。到桓府请动桓家二爷桓知武,让他以家信的方式向桓知儒呈递自己的奏章。
……
帝都,桓府。
当桓知儒收到武白呈递的奏章,仔细阅览一遍后。神色阴沉的喝骂。
“蛀虫安敢如此作乱,食我大臻骨髓!”
从桓知儒的这句喝骂中可以听出,他对于此事毫不知情。甚至是高居殿堂的文帝也没有授意此事。
他在庭院中来回踱步,思量一番后,觉得这事定要严惩不贷。幼虎将军麾下辖精锐数千,万一被这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蛀虫逼迫的倒向赵国,兰陵郡便瞬间失去屏障。
一旦兰陵郡失守,琅琊郡威虎卫定然成孤军悬与大臻之外。到时大臻最后的门户将不复存在,赵国铁骑就能一路横扫直入大臻腹地,直接会威胁到帝都。
虽然桓知儒知道幼虎将军心性如何,但关系到大臻安危,不敢以自己一人的感官去衡量。
再者说,当年朝堂中人对其父大臻之虎武隆肆意打压,如果说武白心中没有怨气,桓知儒第一个不信。
“来人,去太尉府通知太尉大人,就说老夫有要事需面见帝君,此事与军部有关,请他到帝君尚书房一聚!”
幕僚领命而去,桓知儒回房整理了自己的仪容,便直奔皇城。
一路畅行无阻,皇城禁卫以及诸多内侍见太宰急匆匆直奔尚书房,心里不禁暗暗猜测,又发生何等大事,竟然让太宰如此着急。
尚书房门前,桓知儒向内侍总管拱手。
“劳烦总管禀报帝君,老臣有要事呈奏!”
内侍总管连忙回礼,连称不敢当太宰大人之礼。身为内侍总管,自然能分的清轻重缓急,见桓知儒行色匆匆,他便没有耽搁,直接轻轻推开房门,落脚无声的进入尚书房。
此时文帝刚处理了巴东传来的急报,正准备舒展舒展身体,便看见内侍总管进来。
“何事?”
“回禀君上,太宰大人前来呈奏,看其行色匆匆的样子,似乎是有要事!”
文帝揉了揉太阳穴,从案几前起身,迈开步子向门前走去,显然是打算迎一迎桓知儒。
自古能让君王相迎的重臣不算少,但几乎每次都能享受这个待遇的,却渺渺无几!大臻帝国桓知儒算一个,武牧算一个。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的出来,当今帝君绝对是个念旧情的君王。桓知儒与武牧将他推上了皇位,他赋予二人无上权威的同时,还给了他们一生的尊重。
桓知儒被文帝迎进尚书房后,直接将武白的奏章呈到君前。文帝好奇,什么奏章能让太宰不顾朝堂规矩,直接呈与自己?
大臻三公,除了辅政太宰、掌军太尉,还有监察百官同时管理着奏章的太傅。
桓知儒越过太傅,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