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入长陵(1/2)
长陵高阙此安刘,附葬累累尽列侯。
如果说,秦朝不过是历史的昙花一现,那么绵延四百多年的汉朝则不啻为汉文化的真正奠基者。
汉代,奠定了今日中国政治版图的基础。
汉代,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底蕴。
汉代,中国人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力量。
还是在汉代,汉民族的概念开始成形,从此,中华民族开始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开疆拓土,纵横寰宇,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民族史诗。
一切都缘起于这座帝陵的主人!长陵,是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陵墓,南临渭水、北依九嵕(zong)山,南与长安隔河相望。长陵东西并列着两座陵墓,西为高祖陵,东为吕后陵。
汉长陵的营建规模虽不是汉代帝王陵墓中最大的,但其陪葬墓却是西汉诸帝王陵墓中最多的,最知名的有萧何、曹参、周勃等等,正所谓:长陵高阙此安刘,附葬累累尽列侯。
当今天子刘协在祭拜过后,便来到长陵地宫的门前,将当初在九州鼎分崩离析时,高祖神魂传下的十二都天阵又仔细的过了一遍,方才命人将通往地宫的大门打开。
刘协在宣室遭遇黑衣人行刺,当他看到黑衣人毫不停留的消失后,便心生怀疑,黑衣人先是用暗黑天幕将大殿笼罩住,方才现身,期间露了一手隔空取物,还隔空将他禁锢住,但是,若黑衣人足够强大的话,或者说是如荒草或是那猴魅儿一般的存在,又何须耍弄这些手段,直接动手将他控制了不是更好吗?
或许黑衣人原本真的很厉害,但此时的他应该是外强中干。不过即便如此,也不是刘协独自能够应付的,这也提醒了他,虽然是穿越过来的,但绝对不是万无一失的,于是便有了这次的长陵之行。
刘协等到地宫内空气流通后,带着贾诩、庞统、王越、小鱼儿、以及蛮牛、狂狮还有十余名手持火把的侍卫,顺着宽阔的隧道缓缓前行。
“陛下,前方发现枯骨。”随着王越的提醒,侍卫们纷纷抽出刀剑小心的戒备着。
刘协也在第一时间召唤出全身披挂,手持穿月来到前方,借助火把的光芒看去,只见隧道的地面上散乱着一层枯骨,头骨、臂骨、腿骨、胸骨散散乱乱,就是没有一具是完整的。
“陛下,这些有可能是当年赤眉军留下来的尸骨。”贾诩在仔细查看了一遍后,不由得眉头深锁,“不知道高祖的玄宫是否被损坏?”
“高祖的玄宫岂是那么容易被破坏的?”刘协轻轻地摇了摇头,向前一挥手,示意队伍继续前进。
赤眉军,中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军之一,在王莽新朝时期起事,于天凤5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东莒县)起事,首领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百般波折下攻入长安。当时的长安残破不堪,缺粮少衣,赤眉军入长安后屠城纵火,发掘长陵,高祖陵和吕后陵均遭劫难。
长陵的隧道内,几名手持火把的侍卫小心翼翼地走在队伍的前方,一边为天子照亮道路,一边用刀剑将枯骨清理到两旁。
咔咔咔,越往里走,地面上的枯骨就越多,渐渐地出现了一些还算完整的骸骨,微弱、摇晃的火光,万籁俱寂、漆黑的地宫,惨白、腐朽的尸骨,令走在前方的侍卫汗毛发炸,一步一回头,确认着身后的人是否跟上。
“停!”王越的再一次喊停,令众人不由得心神一紧,更加小心的戒备着四周。
“王师,可是有什么发现?”刘协来到王越身边,同样是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四方。
“陛下,你且往前方看。”王越右手握紧巨阙剑,左手指向前方。“前方隐隐有光芒闪烁,莫非是到了地宫?”
刘协定睛仔细观看,只见在远处隐隐有光华闪烁,目测其高度足有三四丈高,不由得心中一喜,立即吩咐道:“快,将这些骸骨清理掉,引燃烛火将这里给朕照亮!”
随着薪烛的增加,地宫里渐渐地亮了起来,众人也发现地面上的骸骨再往前数米,戛然而止,一道深沟如天堑一般横在前方。
“这是……这是剑痕?”小鱼儿看着前方笔直的深沟,难以置信的问道。
“陛下快看,那里好像是插着一柄利剑。”庞统眼神微缩指着深沟后方。
刘协这才发现在深沟后方大约七八米处,插着一柄白色的长剑,不由得好奇的问道:“王师可知这是何剑?”
“这……这不是一柄剑,而是两柄。”王越甚是激动的望着前方,“如果微臣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干将莫邪剑,白色的为莫邪剑,黑色的为干将剑。”
“干将莫邪?”在得到王越的提示,刘协才发现有一柄略微长一些的黑色长剑紧贴着白色长剑,两剑就像是一对爱人般相依相偎,不由得让他响起了后世的一些传说,干将、莫邪是一对挚情之剑,没有人能将他们分开。
“卫公的《汉旧仪》有记载,内梓棺、柏黄肠题凑,以次百官藏毕,其设四通羡门,容六车六马,皆藏之。四方外涉,东石外方立,先闭剑户,户设夜龙、莫邪剑,伏驽,设伏火。”贾诩看到干将莫邪剑后,急忙提醒道。“陛下,看这满地的枯骨应是这干将莫邪剑所致,还望小心行事。”
贾诩在此时说出此话,自然是提醒刘协,若无紧要事情,还是返回的好。
刘协微微一笑,指着稍远的后方说道:“此干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