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窑变原因(1/2)
接下来的几天里,刘宝按部就班的让整个部族的所有族人都喝下了打虫药,并且利用这个时间对居住的洞穴进行了彻底的大扫除。
而部落的库存也能够保证族人们即便两三天都不出洞,仍然没有食物危机。经过了驱虫和充分的休息之后,至少大家的精神看上去都好了很多。
在刘宝的建议下,族长还特意召开了一次全族会议,而且是关于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的“专题会议”。虽然仍然有部分人不理解,但是大多数的族人在经过这次“打虫事件”之后,都有种心有戚戚的感觉。
特别是族长与羊蹄都被说服了,又有大巫的大力推进,最后部落会议的结果就是定下了几条新的“族规”。
比如现在,族人们正在拿着扫帚打扫卫生呢,这就是部落会议所规定的,要保持常态机制的平时的日常清洁工作。而每当月圆的时候,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对洞穴进行比较彻底的清理。
为此,刘宝特意花时间做了好几把扫帚。洞穴附近没有荻草,现在也没有高粱,不过这也没什么关系。旁边的米竹很多啊,一丛丛的,直接连杆带枝叶的砍下来,合在一起后把上部的竹杆捆成一把不就是一根扫帚了吗?况且除了米竹,还有天然的扫帚草呢,也叫地肤或者孔雀松的,记得现代时候市面上还有的卖。
但是用扫帚草做成合格的扫把是需要一定的技术的,刘宝暂时还没有掌握这个技能,所以只是用几捆米竹先应付着,等以后有时间了再琢磨这些小事。
除了打扫卫生,每天吃饭前族人们排队洗手也成了部落一景。一开始大家有点不习惯,觉得麻烦,但是时间长了以后,竟觉得不洗手就吃不下东西了。当然,这也是后话了。
几天下来,刘宝现在再看部落,很多人都有了一身合适的树皮衣,毕竟时间还短,尽管芽草和小猫两人加班加点的,但是也还有部分人暂时没轮上“换装”。
男性族人们不是光头就是莫西干头,看着就觉得精干彪悍。女人们不是麻花辫就是发髻,进进出出都散发着朴实的魅力。孩子们顶着阿福头吵吵闹闹,总是那么喜庆。
而不分男女老少,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整洁干净,脸上都充满了自信和希望。现在的生活和大巫来之前相比,已经足以让最挑剔的族人都要竖一个大拇指了,而且可以预见的,以后的日子肯定还会越来越好。想到这些,大家能不自信和满怀希望吗?
走进洞穴四处看看,不说地面上一尘不染,至少也是没有什么碍眼的垃圾杂物。大扫除除了单纯的清洁之外,还具有规整物件的附带效果。
以前都不觉得,但是清扫过洞穴之后,族人们还是被扫出来的垃圾吓了一跳。原来之前的生活环境是这么糟糕的啊?都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了。
而且先前大家也没有整理物品的习惯,现在却总觉得那些到处都是、杂乱无章的物品看起来特别扭。都不用刘宝说的,族人们自动就把部落的各项物品都分门别类的归置到一起。
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得走了一圈,刘宝满意的点点头,这才像个样子嘛。不然像以前那样,简直就跟待在集中营里似得。他在心里评价着。
等到部落重新走上正轨之后,刘宝又开始闲不住了,总是琢磨着做点什么。现在部族的食物不是大问题了,衣服也有了着落,大家基本都睡上了简单的框架床,卫生问题也正在改善中,那么还有些什么事情呢?
正想着,刘宝忽然觉得自己似乎忘了什么事情没做。之前还花过时间思考的,但是被蛔虫的事情给打断了。
现在过了这些天,有点想不起来了。苦恼的摸摸脑袋,到底是什么事情呢?正在努力回想,刘宝无意中就看见了正在火堆上熬着的骨胶,顿时眼睛一亮,对了!陶器,是黑陶!
上次无意中烧出了黑陶之后,他还考虑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但是因为深度回忆等等,这事就放下了。眼下暂时没什么大事了,是不是可以考虑下黑陶的问题了?
于是刘宝开始坐下来,仔细回忆当时烧陶的种种过程。前面的工作都和自己在齐山做过的一样,没有什么区别。顶多是羊蹄也帮忙做了陶坯,但是这不是理由吧?难道换个人做就能产生窑变不成?哪有这样的道理。
那么窑炉呢?也没有什么问题啊,完全就是按照齐山的造型直接复制过来的。好歹烧了好几次陶器了,之前就算有窑变,但是也没有黑色的出现过。那么这个方面可以不用考虑了。
还有什么?想来想去,刘宝觉得,可能问题还是出在那场突然降临的大雨上面。当时他还在担心,窑炉里烧陶时候的温度很高,猛然碰上雨水剧烈降温,忽冷忽热的话会不会爆炸?后来想到窑炉炉壁的厚度以及保温性能,乃至最后看过窑炉,才放下心来。
但是虽然没有爆炸这么严重,黑陶的出现是不是和这场雨水有什么关系呢?再联想到那些窑变的陶器摆放的位置,似乎都是在窑炉烟囱和通气孔的下面?
是了,这个窑炉虽然是复制齐山的,但是当时他忘记在烟囱上做避雨措施了。难道,真的是因为那场雨?雨水透过烟囱和通气孔,进入了窑炉?隐约间,刘宝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点头绪。
可是也不对啊,雨水又不是墨水,那是透明的啊,怎么会把陶器染黑呢?不对,不可能是雨水直接染色的。要知道,当时窑炉里的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