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3(1/3)
“那里面有修行者吗?”他颇感兴趣地问道。
长老摇头道:“那洞深不可测,无人在内修行。”
“玄奘想过去看看,大和上请先回吧。”
“无妨,”净善长老道,“老衲今日左右无事,便陪同法师前往一观。”
穿过一片密林,行不多久,果然远远看见一个洞口。
洞口呈人字形,靠右是三皇台,置身台上,但见山光明媚,秀嶂平畴,树幔如海,时有群猴从树梢间纵腾横跃,连绵而至,叽喳呼啸,直奔三人而来,伸掌索要吃食。
净善长老和明海从随身布囊中取出些干果分给它们,这些猴子也不客气,你争我抢地从两位僧人手中取食,又围住玄奘索要。玄奘客居在外,身上哪里带这些东西?只能抱歉地冲这些猴居士们摆了摆手。
哪知猴子们不肯罢休,只管围住索要个没完,更有那胆大妄为的,直接探囊取物,扯衣搜身。
玄奘被一众猴居士们拉扯得狼狈不堪,一面躲闪,一面惊问道:“这些猴子怎么这般胆大?”
长老笑道:“这都是我峨眉僧人千百年来善待它们的结果。佛门慈悲,福及蝼蚁,又何况这些灵物?”
“原来如此。”玄奘不禁点头称叹。
当他们终于突破猴居士们的包围,来到洞口时,天色已暗了下来。
净善长老道:“传说古远以前,有九位仙叟住在此洞中,不知他们生于何年,也不知他们终于何日,甚至是否已终都众说纷纭。有一年,轩辕黄帝访道于此,见一老叟,便问:‘有侣乎?’老叟答:‘九人’。这便是九老洞的来历。”
玄奘闻听此言,赞叹不已。
正欲进洞,却被长老一把拉住道:“法师不可!此洞深窈无比,神秘难测,游人来此大多只在洞口探望,间或有人壮胆深入,亦因其黝黑无底,不几步便会畏惧缩身。”
“难道从未有人探到洞底吗?”玄奘好奇地问。
“过去也曾有人决志立誓要探它个水落石出,”长老道,“他们扎缚停当,高擎火把而入,据说深入洞内三十里之遥,仍不见其底。忽然隐隐听闻鸡犬鼓乐之声,正惊异间,大群蝙蝠汹涌而至,乱袭来者,大如乌鸦,扑熄火炬,致使探洞者狼狈而归。”
“这还算好的呢,至少他们没有迷路,”明海插话道,“我听说,有人在洞中迷失了一个多月,方才出来,出来后疯疯颠颠、胡言乱语,便似中了魔一般。人们都说,这洞里有些邪气,从此不再有人进去,法师还是不要涉险的好。”
“多谢提醒。”玄奘合掌道。
回寺的路上,天已渐黑,暮色苍茫之中,四面八方的云,一道道,一片片,一群群,一堆堆,就像群龙归海,纷纷回到山中。
不多时,千山万壑都消失了,只剩下几个最高的山峰耸峙在云海之上。
接着,云海中缓缓升起了一轮明月,玄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月亮,简直如车轮一般,把周遭的一切都照得银光闪闪。足下的一片云海,更像是银河之水,洗净了这皎洁的月,洗净了宇宙万物。
于是,一切都变得皎洁、灿烂,就连身处其中的玄奘,也觉得自己仿佛变得通体透明起来。
常年累月生活在这超凡离尘的环境中,怕是尘世间再多的染污也都被洗净了!又怎么可能会有邪气存在呢?
回到禅房,他结跏趺坐,默诵经典,只觉得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他……
两天后,玄奘对净善长老和明海说,自己想在这山间走走,可能时间要长一些,请他们帮忙照看一下小白龙。两人提出陪同前往,被他婉言谢绝了。
出了集云寺山门,他便直奔那个神秘的洞口而去。
这是一个典型的岩溶洞穴,里面凉风习习,黝黑深邃,颇有几分神秘的感觉。
转过身,从内向外看,洞口的轮廓居然恰似一尊老道塑像,奇妙无比。
洞内很静,是那种诡异的静……玄奘取出随身携带的火刀火石,点亮火把,慢慢往里走。
首先呈现在眼前的便是那绚丽多变的空间美——状交叉状,洞中有洞,洞下有洞,上下重叠,纵横交错。
给人更多美感的,却是洞壁和洞顶天然雕琢的岩溶造型,绚丽多姿,令人产生自由而丰富的愉快联想。或如万剑悬垂,雨后春笋;或如巨型盆景,微型石林;或如琪花蕙草,异兽珍禽;或如仙女下凡,和尚念经……俨然是一座古朴而新奇、典雅而森严的艺术宫殿,令人忽惊忽喜。
玄奘不敢大意,他在每一个岔路口都小心翼翼地用石子做了标记,以免迷路。
在一些交错处,时不时地出现几处裂隙型洞穴,一条阴河时而沿裂隙渗出,时而蜿蜒隐入洞底。
这阴河宽约二三丈,水深尺许,潺潺有声,水珠溅到身上,冰冷刺骨。河滩上布满白沙和五彩石,偶尔可见闪着磷光的野兽枯骨。
不知从哪里有风吹过,火把的光焰忽忽闪动,仿佛有巨人在鼓腮而吹。
玄奘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净善长老说得没错,这洞果然深极了!
他已经在这深不可测的洞穴里走了两个多时辰,既没有看到洞的尽头,也没看到另一个出口,眼前只有无数迷宫般的岔道,难怪无人敢入。
突然,空中传来“扑拉拉”的声音,在这空洞的地方显得格外响亮,甚至刺耳,接着,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紧贴着他的脸颊飞掠过去!
玄奘吃了一惊,定睛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