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三唱《热血颂》(1/2)
第六十七章三唱《热血颂》
毕文谦不知道,黎华的话,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宽慰。但她的建议,此刻也只能信任了。
一起回去路上,毕文谦让黎华拉着自己的手。跟在她背后,自己仔细回忆起来——原本的计划中,他打算在比赛中,第一首歌演唱《热血颂》,倒也压力不大,但黎华的建议里暗示的要求,可不止晋级这么简单了。所以,他努力回忆着这首歌,被各个歌手演唱过的优秀版本——在他们的演唱中,对每一个字的轻重缓急的处理,是出于什么目的,可能想表达什么意思,那些表达,是否成立,是否可能存在更好的处理方式,而自己现在的演唱技术,是否能够支撑到位这样的处理?
这些,在这段时间里,毕文谦早已思考过不少次,也试着一个人的时候唱过,但精益求精的程度,都不如现在。
黎华看着他忘我的模样,也没有打扰他,只是拉着他,带着他上车,下车,直到回到招待所,仿佛催眠师带着自己的战利品回家。
倚在窗边,毕文谦怔怔对着天空,又想了一阵。
“黎华。”
“嗯?”
“你知道《热血颂》吗?”
黎华抿抿嘴:“听说过,但你好像只在前线唱过?”
“我现在唱给你听。你先把门关上。”毕文谦转回身,仔细地说,“你认真听,不要只是皮面地说好或者不好。你要仔细感觉,我唱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究竟表达出了什么,以及,表达出来的东西,是否是与歌词和旋律最相契合的。注意,我唱的,不一定是正确答案。”
“嗯。”黎华关好门,先把录音机搬过来,搁在床上,放进去一盘新的白磁带,开启了录音之后,自己坐在床沿,睁大了眼睛,再郑重地点着头,像一个三好学生。
“当你离开生长的地方,梦中回望……”毕文谦沉沉地唱了起来,他模仿着廖昌咏老师演唱的基调。
一遍之后,黎华似乎想鼓掌,但在毕文谦的目示下,归于端坐,思考了一小会儿,才弱弱地问:“师父,你这……应该更接近于美声,而不是通俗唱法了吧?”
“没错。但那不重要。美声也好,通俗也罢,适合一首具体的歌,唱出来能够打动人,才是本质。”毕文谦轻轻摇了头,“现在,我唱第二遍,会有所不同,你仔细听。”
黎华点点头。
“……每一棵寸草都忘不了你,日夜守望……”这一遍,毕文谦模仿的是董文化老师演唱的方式。
听他唱完之后,黎华咬了咬嘴唇:“你这次唱得,有些……”她斟酌了一下用词,“按这次青歌赛的划分,大概是……偏民歌吧?”
毕文谦不置可否,也不解释,只是说:“我现在,唱第三遍。”
“还有?”黎华瞪大了眼睛。
回答她的是歌声。
“……当你握别温暖的手,泪落几行……”这一次,他模仿着王红老师的唱法。
这一回听完,黎华倒是很明确了:“这回是通俗唱法了吧?”
毕文谦点了点头:“现在……”
“你还有第四种唱法?!”黎华张大了嘴,霍然而起。
见她这莫名惊诧的模样,毕文谦哑然失笑。
“第四种唱法肯定存在。较真地说,任何一首歌,唱法的种数是没有限制的,因为那和人为的划分无关,而和歌手创造唱法时的立意相关。只要立意不同,唱法就会有着区别,哪怕只是细微的区别。但如果以既成的三种唱法的划分来说,我暂时想到了第四种唱法,大约可以归于通俗唱法吧……但它的确又和我刚才唱的不一样。”
解释到这里,毕文谦就告了一个段落。事实上,他真的思考过,用摇滚的风格演唱《热血颂》。但问题是,没有优秀的编曲和演奏的支持,强行清唱,并且要达到和其他唱法同一等级的效果,那难度……也许比美声更加苛刻。毕文谦不觉得自己现在能唱好。
“好了,我唱完了,现在,该你来分析了。”等了一会儿,见黎华翕动着嘴唇,却没有发声,毕文谦笑了笑,坐到了床头,和她肩靠着肩,把录音机放在自己大腿上,播放起刚才录下的声音。
和黎华一起,安静地听了一遍自己演唱的效果,毕文谦暗暗地惊讶了——这段时间里,他借鉴的,或者说引用的模板,是廖昌咏老师的版本,并没有这么直接地对比过。而现在自己模仿三种不同唱法的效果,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很多少年天才式的歌手,往往天生有一副好嗓子,但他们在少年时候的演唱,往往会存在不稳定的问题。这也许是因为,孩子的声乐技术掌握得不够到位,即使到位也没有足够的磨练,从“可以达到”变成“一定做到”——这一点,和努力与否关系不大,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导致的练习的时间不够。声乐技术的精确运用,必定是建立在水滴石穿的练习的基础之上,再天才的人也只是缩短所需要的练习时间,而不可能变为零!
况且,自己刚才演唱用的三种唱法,分别是美声与通俗的结合、民歌与通俗的结合,以及纯粹的通俗,虽然都在像通俗靠拢,但其中的差异还是颇大。可是,毕文谦在穿越之前,并没有系统的声乐训练,穿越之后也才不到一年的时间!
却将三种唱法都唱得挺稳!
这不科学!
微微颤抖着手,毕文谦倒了磁带,重新播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